濮存昕表演配乐诗朗诵《将进酒》 (作曲:叶小钢) 雷佳演唱民族歌剧《再别康桥》选段《白日飞升》 中国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艺术家用民族乐器演出《夏合夏其纳》 “音乐是人类最后的隐私,也是最后一片神秘的领地。我经常想,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只要坚持做下去,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开花结果。所以,抓紧当下,面向未来。 ” 3月24日,在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开幕音乐会后的一场面向深圳普通市民开放的座谈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艺委会主任叶小钢坦言道。 由深圳市政府与中国音协共同主办的这个颇有特色的音乐季去年3月首次举办,可谓生逢其时。音乐季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为依托,致力于构建一个世界各国艺术家积极参与的汇聚、融通的广阔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这个融通的平台上可以充分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艺术。本次音乐季清晰架构的“巅峰之作”“丝路之韵”“大国之音”“青春之歌”“世界之声”五大板块,以及跨越37天的演出将给当地市民带来文化“节庆”般的参与感。只有两岁的“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出生在以创新为魄的深圳,“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走在新时代前列,在新征程中勇当尖兵。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在“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鲜明主题下,敢为人先地为新时代谱写出一段音乐演出的新旋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奏出绕梁的美音 深圳音乐厅的舞台谱架上的一面面小国旗,映衬着台上一张张或东方或西方的生动面孔。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乐手和深圳交响乐团以及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员们通力协作,让“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节日乐团”成为音乐季开幕式的亮点。3月23日的音乐季开幕音乐会上,古典与流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新锐……堪称惊艳的“艺术万花筒”将音乐季“齐奏丝路乐章,文明互鉴并进”的主旨演绎得淋漓尽致。随着林大叶指挥“节日乐团”演奏著名作曲家关峡创作的《节日序曲》的欢快旋律响起,深圳进入了音乐季的“节日时间” ——近40个国家和地区16个艺术团体的700多位中外艺术家在深圳刮起18场炫丽的“音乐季风” 。 音乐会上半场,著名华裔小提琴家林昭亮奏响了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好莱坞电影《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和西班牙作曲家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 ,林昭亮的演奏自然、朴素,“对我来讲,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个非常动人的主题,作为约翰·威廉姆斯的好朋友,我很荣幸曾跟他一起上台演奏过。这次有这个机会把这么好的旋律带给观众,是我的荣幸。 ”阿根廷国宝级艺术家、班多钮手风琴演奏家瓦特尔·里奥斯紧随着林昭亮上台。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用班多钮演奏探戈大师皮亚佐拉的经典作品《自由探戈》与《再见诺尼诺》时,班多钮这件奇妙的手风琴乐器以极强的音色穿透力与情绪表现力,让观众啧啧称奇,而探戈本身拥有的强烈韵律也让观众随之不断晃动身体。随后献上声乐演唱的王云鹏,是一位生于深圳并在海外产生艺术影响的音乐家,他在2012年第20届多明戈世界声乐大赛中独获三个大奖,是此项国际赛事中唯一获得三个奖项的中国歌唱家,现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艺术家,被称为“深圳骄傲”一点不为过。这位年轻帅气的海外学子回到家乡,带来了两部拿手作品——歌剧《浮士德》选段《离开故乡去远征》与冼星海的《黄河颂》 ,他明亮、饱满的演唱赢得了许多观众的欢呼声。民族声乐的发展也正是文明互鉴、交流融合的成果,这无疑是以“最中国”的方式应和了“一带一路”的主题。一袭华丽白裙登场的著名歌唱家雷佳特别选择了两首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 《白日飞升》是2001年由雷佳首演的民族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听闻徐志摩遇难后的一段唱段,由周雪石作曲,演唱难度很大,艺术性很强,雷佳十分精彩地演绎了这一唱段,随后她演唱的印青作曲的《芦花》清新悦耳、委婉动听,耳熟能详的曲调引得不少在场观众随声应唱。 下半场由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执棒“节日乐团” ,音乐会又迎来了一个高潮——由中国剧协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与乐团合作的激越豪迈的《将进酒》 ,当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口,顿见万丈豪情,中国唐代的文学名篇在西方交响乐的伴奏中,穿越时空而来。 《将进酒》完成于1999年,是作曲家叶小钢根据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篇、为朗诵与交响乐团谱写的作品,大气磅礴的音乐,与奔腾激荡的李白名篇感染了现场听众。如果说《将进酒》带来的是大气与豪迈,那么为敦煌乐器与乐队而作的《极乐》则让观众震惊于传统乐器的巧夺天工。仿唐琵琶、五弦琵琶、直嘴笙、莲若阮……在作曲家姜莹这部以敦煌壁画为灵感创作的乐曲中, 8位演奏者的乐器、服饰均复原自壁画上的造型。与交响乐鼓笛共鸣的方式,更是使“节日乐团”中西合璧的特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随后,由中国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艺术家用民族乐器上演的维吾尔族民歌作品《夏合夏其纳》带来了浓郁的“丝路”乐风。而在《远方的祝福》中,十二木卡姆的旋律加上民间艺人的深情咏唱,与富有西域风情的萨塔尔琴声相和,更是交织出让人无限憧憬的“远方”风景。 最后上演的奇妙热烈的舞曲作品《波莱罗》为开幕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音乐季留下了辉煌而难忘的一幕。 《波莱罗》原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的作品,被公认为20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以不断重复的“波莱罗节奏”而得名。这次,年轻的中国作曲家郑阳特意为“节日乐团”及各国艺术家专门打造了新版配器,并浓缩为9分钟。“在原有编制的基础上,增加了7个独奏声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笙、竹笛、琵琶、中阮,以及班多钮手风琴、小提琴和小号,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音色和趣味性,给听者耳目一新的新颖之感。 ”郑阳表示。用多种中国民族乐器演奏一首西方经典音乐,这也刷新了许多人对中国民乐的认识,所有参与开幕式演出的独奏音乐家用各自的乐器次第汇入到声音的“洪流”中,与“节日乐团”共同奏响了专属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波莱罗节奏” ——来自各国的乐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奏出绕梁的美音,寓意着“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大融合、大交流,也让每一位听者为之振奋,击节赞叹。 >>绚烂多彩、和谐共生,创造出艺术新可能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深圳“一带一路”音乐季带给观者的正是这样的印象:古老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碰撞出一曲绚烂多彩、和谐共生的“交响曲” ,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艺术新可能。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很开放,兼容并蓄——各种音乐元素和团体都能在这里得以展示,靠的是国际标准和文化担当。 ”青年作曲家、美国亚洲新音乐协会总监李劭晟也是音乐季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他表示,“相对于去年,今年有更多场次和来自更多国家的艺术家,节目也比去年更加多元。 ”作为音乐季执委会办公室主任的柴凤春则谈到,“深圳市政府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以国际化标准创办音乐季,在文体领域也是我们的创新和尝试,更是结合本土特点和深圳表达,以音乐为桥梁,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情感和友谊,以交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并为沿线国家的优秀艺术家,特别是为年轻的音乐力量提供国际展示的平台。 ” 关峡作为音乐季艺委会委员特别谈到了本届音乐季的不同。 “深圳这个城市的核心和灵魂正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释放出它的核心动能。音乐季的‘节日乐团’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乐手加入,是一个综合的乐团概念,这个概念非常好,我们要‘引进来’ ,也要让我们的音乐‘走出去’ ,共同来表达和谐理念,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音乐季上演的不少中国原创作品追求的是品格和格调,既接地气,还体现了国际化。此外,音乐季的演出品种齐全,有声乐、器乐,也有交响、民乐等各种形式的展示,这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我们可以叫做‘2 . 0’的升级版,特别值得期待。 ”关峡说。 对于关峡的“2 . 0”升级版评价,李劭晟很是赞同,他进一步谈道,“这个音乐季区别于国内其他的任何音乐季,从板块设置、内容设置等整体思路的规划看,不仅仅是一个古典音乐节。我们知道中国很多音乐节要么是古典音乐节、要么是流行音乐节等,指向性非常明确,但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是很开放的,兼容并蓄,给各种各样的音乐元素和音乐团体都在这个音乐节展示的机会,这靠的正是国际标准和文化担当。而且,今年也比去年更加多元,今年的闭幕演出是音乐季的委约作品、著名华裔编舞家沈伟的《行意声》的世界首演,还有叶小钢第五交响乐《鲁迅》的上演,今年的民乐大家集体登台献上一台‘梅兰竹菊’专场,由宋飞、戴亚、王中山、刘英四位国内著名民乐演奏家带来经典作品和音乐季委约的新作,同时增加的项目包括‘深圳骄傲’ ,是由深圳本土青年音乐才俊登台演出,这也是音乐季一个重要的‘子品牌’ 。 ” “我相信国际上的大牌音乐家,都会很有兴趣来参与这个新生的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 ”叶小钢表示,“中国的音乐季其实并不是很多,哈尔滨有‘哈尔滨之夏’ ,上海有‘上海之春’ ,北京有国际音乐节和现代音乐节。深圳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也应当做中国艺术的排头兵,而且我相信能够做得更好。有些音乐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做得也很好,但是华南地区以及辐射到我国港澳台地区,甚至辐射东南亚的大型音乐节还真没有,所以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是很好的机会,我相信它将吸引来自全球各地更好、更多、质量更高的乐手和音乐家以及表演团体。(文/ 张悦 图/胡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