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受到欢迎。这次展览重量级文物荟萃,特别是一些平常“芳容”难得一见的“明星文物”,引人关注。 本次展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汇集了来自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区市,20多家文物收藏单位的216件(组)文物。其中西藏地区文博机构和寺庙提供文物180余件(组),三级品以上国家珍贵文物占90.8%。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等提供的文物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展品中的“大腕”很多,不少值得细看: 《步辇图》 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步辇图》,描述的是吐蕃使者向唐太宗请求和亲的史实。现存故宫博物院的这幅画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保护文物,只展出两个月。 兽首胡人纹 鎏金银瓶 这是存放于大昭寺中的一件珍贵银器(图一)。体形巨大,花纹复杂,特别是瓶身雕刻的反弹琵琶形象,让人很容易联想起敦煌壁画中的类似形象,但仔细观察又有明显不同,引起不少人的兴趣。目前,它还在大昭寺中承担存放青稞酒的“职责”,所以只能来京一个月,即将载誉回乡。 双体陶罐 在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代表了当时卡若文化的最高制陶水平和造型能力。(图二) 还有,蓝靛纸八宝汁书写的经书、至今在西藏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中原内地丝织品——鸟兽纹“王侯”汉字织锦、曲踏墓地出土的古象雄国3世纪随葬品——天珠和黄金面具、永乐年施刺绣大威德金刚唐卡、曲英嘉措绘制四世班禅唐卡等文物。阿里地区文物在国内展览中首次出现。 这次展览以西藏的文化交流为着眼点,用具体的文物形象地讲述西藏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往,解释西藏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形成以及与内地的血脉联系,并展示了西藏地区历史文化的丰厚和多彩,为观者了解西藏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围绕着这一主题,展览的布置也着意体现西藏特色。展厅的设计上也采用了一些西藏地区的特色建筑元素,增强了展览的代入感。比如,一些背景板的贴纸带有褶皱。实际上这并不是布展工作人员不用心,而是因为他们所用的由狼毒草制成的“藏纸”比较薄。 此次展览展期为5个月,至7月22日。免费但不免票,需预约观展。 (图片由首都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