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如何面对网络作家等“新青年”群体崛起


    网络作家在哪里?在网上。可是要把散落的年轻人拢在一起,并不容易。难度在哪里?不是找不到他们,而是找到他们的成本太高。一台电脑、一杯茶,窝在家里写稿,群团组织把他们找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有一个年轻的网络作家说:“不是我们不愿意找组织,是不知道该找谁,即便找到也不知道干什么。”从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群团组织善于服务传统领域的年轻人,擅长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做青年工作,传统的工作方法识别不到网络作家。近期,团中央和中国作协举办了全国青年网络作家高级培训班,就是一种改变。
    有人习惯性地忽略这群年轻人,总是觉得他们不听话、难联系,认为他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好孩子”。有人还对他们有误解,觉得网络作家无非就是在网络上写文章,甚至认为是低俗文章,把网络文学看成是洪水猛兽。其中却有悖论:大部分批评网络文学的人,基本上都没有看过网络文学。
    随着社会多元化,青年逐渐离散化、去组织化,没有单位、不用打卡、在家上班,也不影响他们努力工作赚钱。互联网的改变,带来了家与工作场所的边界模糊化。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越来越多的青年“散落”在民间。
    在农民工群体、个体工商户、网民、“北漂”、“蚁族”里,尤其是那些自由职业者、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流浪艺人等新兴群体里,有很多有本事的人,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如何找到这群“新青年”?就要有一套给他们赋权的机制,找起来才不费劲。很简单,就是要解决“凭啥要听你的”问题?比如,团中央联合中国作协,推出培训班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两个群团部门共同为他们量身定制服务,实现青年发展,就是一种赋予发展权的过程。在互动时,了解他们的诉求,适度引导他们创作要多一些正能量。
    从行政化服务青年,到社会化服务青年,改变正在路上。最本质的变化:找到青年,青年得到有效服务,这是一种双赢机制。这是一种服务青年之“道”。具体如何找到和服务,服务的内容能解决青年困惑,就不愁这群宅男宅女参加,比如他们也有交往婚恋的需求,如何精准解决,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
    我们乐于见到,培训班的模式或许只是1.0版本。究竟群团组织是直接联系网络作家,还是建立一个专业智库,通过智库来落地服务?究竟是给网络作家提供婚恋交友服务,还是帮助他们的作品维权?究竟吸纳他们成为青联委员,还是帮着他们为正能量的作品背书?群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方式有很多,但无一例外的就是,要推动和实现网络作家群体的发展。
    有识之士指出,一定要把握住,群团组织服务网络作家并不是意味着“统战”,他们本来就是我们应该服务的对象,其实是在“补课”。以前没有做好,现在开始服务。
    如何与他们对话?这对群团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能动辄与他们说“官话”、套话,但也要有一套自己的稳定价值体系,要学会与他们走心地交流,知道对方“痛点”;不能动辄说外行话,要成为他们的贴心人,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光说不做“假把式”,而是要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有一套工作的标准。
    从联系这些新兴群体来看,工作难度越来越高,但是硬骨头必须要啃,没有现成教科书可以借鉴。但有一点不变,只要有想法,办法总比困难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