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字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1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正如《南京!南京!》的英文名一样,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死亡后的重生,历史记录了一切。 眼前的氛围凝重,紧张。黑白影像映入眼帘,每一个画面都凸显张力,每一个人物表情都极具饱满,每一个片段都书写真实,这就是《南京!南京!》所带给我们的震撼。 陆川导演四年磨一剑的电影《南京!南京!》,人性的扭曲让这场浩劫在中国人的心中刻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个中国人都不愿揭开那块刺向内心的伤疤,但是“忘记屠杀,屠杀就会再次发生”,而这部影片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可谓恰到好处。 影片取材于张纯如的历史纪实著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张纯如是一位美籍华人,她文笔犀利,写完了这部重要著作后因精神压力突然辞世,在北美大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也让国人感到震撼。她留给了我们一段难忘的记忆。所说的记忆,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张纯如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她写下的历史纪实著作《南京暴行》引起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对这段历史的关注,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陆川曾说过,一部电影自拍完之后就不再属于导演,观众会有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他说,我也十分希望观众们能有不同的理解,对这段历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这部影片出现最多的是手。每一只手的出现伴随着一个悲惨的事实。被活埋无力伸展的手,小江主动充当慰安妇无奈的手,亲人别离的手,中国不会亡的手,角川渴望救赎的手,还有一双双沾满血腥的手。每一只手挥之不去,久久定格在人性的最深处。 “妓女小江”、“陆建雄巷战”、“姜淑云救丈夫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事。而唐先生,其实是最具悲剧性色彩的人物。唐先生受过教育,在拉贝先生处工作,为了保护家人,委屈求全,甚至去讨好日本人,他无疑是软弱的。当他得知家人同样被迫害时,他觉悟了。送走妻子后,自己欣然接受死亡,此时的他没有害怕,而是直视敌人。他的性格饱满地展现给众人,人物形象刻画是最典型的。 片中,日本兵角川受良心驱使以自杀来结束生命,这正是他在极端状况下内心挣扎后的选择。角川放走了那对父子,自己以死赎罪。这时父子的表情终于有了改变,他们笑了,这是影片最能反映新的曙光的地方。 《南方周末》一篇名叫“人性不是空中楼阁”的文章大讽陆川的《南京!南京!》拍出的是日本人的善良,国人的窝囊,甚至还称国人不会打仗,不会拍电影。角川是个善良的日本兵,并无大错。《南京!南京!》是一部被商业化的艺术片,既然是电影就应该让它有发挥的空间,陆川用他自己的思考布局整部电影,他没有错。他不是在给国人印发历史教科书,不是刻意给国人带来新一轮仇日情绪,更不是想伤害国人与日本人刚刚回暖的感情。善与恶都被还原在历史里,或永垂不朽,或永受鞭挞。 影片最后,日本军“祭奠”那场戏,是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告诉人们战争虽然结束了,但鼓动战争发生的军国主义精神还在,这些舞蹈,这些鼓,就是那种精神的载体,今天还会不时地敲起来、跳起来。而我们用什么来支撑自己与之抗争?是信念!只有信念! 影片音乐声画对立,也更具备艺术片式的镜头特点,导演对演员表演尺度的把握十分成熟。这是陆川畅快淋漓的表达。当中国人的抵抗让敌人感到恐惧的时候,他们使出了更加残忍的手段去对付中国人,这种不安全的因素让他们释放出更加黑暗的内心。当看清这一切的时候,人性就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南京!南京!》所引发的思考是冷静的,善与恶,美与丑,战争与和平,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这部影片无疑渲染了国人的仇日情绪。但仅有仇恨是不够的。季羡林曾说过:“日本人已把中国人放在手术台上解剖。而中国人呢?却盲目排斥日本。”我觉得中国应该更多地去了解日本,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南京从来不相信眼泪。每一段历史都是一面明镜,以史为镜,才能知兴衰。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1500字
- 下一篇:《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