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艺苑 >

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看懂梵高


    
    《十五朵向日葵》
    
    《阿尔勒的卧室》
    
    《没胡子的自画像》
    两年前,“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在上海吸引了大批观众。近日,又有一个以梵高为主题的影像艺术展在沪展出。
    梵高是天才,也是“疯子”,但从他留存至今的信件中,他分明又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平凡人,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看懂他的画。
    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
    影响力却持续至今
    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的梵高,一生穷困。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作品会对后人产生这样巨大的影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韩子仲副教授曾翻译过《我心如葵:梵高的画语人生》一书。在他看来,梵高最大的魅力在于,在他之前,西方绘画的目的主要是再现——再现历史、再现自然,模仿得像不像是一幅作品好不好的主要标准,作品的背后很难看到有血有肉的作者。尽管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就开始强调人的因素,但人在艺术中的表达还比较抽象。从梵高、高更、塞尚这三位后期印象派代表人物开始,艺术家的个体生命意义开始彰显。
    “艺术家从此进入了艺术史,艺术家的个体情感生动地流露于作品中,他的生活、生命与作品融为了一体。从这一角度来看,梵高打开了20世纪艺术的大门,尤其对后来的德国表现主义影响非常大,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在。”韩子仲说。
    西方有评论家认为,艺术的本质其实是艺术家的个体情感,而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正是梵高开创了这一潮流的先河。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首先要感人。”在梵高的作品里,你会发现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充分迸发出来时,竟有如此惊人的力量。从这一角度来看,梵高其实并不难懂,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看懂他的作品。但如果离开了人和人的感情本身去看梵高,只能是缘木求鱼。
    他的灵魂里有一团火
    梵高的画其实很“接地气”。他常画的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椅子、客厅、向日葵、田野……可以说,他画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梵高还喜欢描绘丰收的场景,他的画作总是和生命有关。
    从普通人的情感去理解梵高,一定会感受到灼人的温度,被他笔下明亮的色彩感染。他不是一个匠人,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家,而是一个热爱人、热爱生活、热爱绘画的平凡人。
    除了画作,梵高还留下了903封与弟弟等人的通信,从这些信中,也不难发现他并不是一个割掉自己耳朵的“怪人”,而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艺术,渴望被世人理解的人。
    他热爱自然。梵高曾在信中写道:“对自然的感受和热爱,迟早会在爱好艺术的人心里产生共鸣。”虽然他没有被同代人所理解,但后人却从未停下靠近他的脚步。
    他这样理解艺术:“关于‘艺术’一词,我找不到有比以下文字更好的阐释:艺术即自然、现实、真理;但是艺术家能以之表现出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一种观念,表现出一种特点;艺术家对这些内涵、观念、特点自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确。”
    他不惧怕平庸:“我将尽力而为使自己不成为一个平庸的画家,但如果平庸意味着简单的话,我一点也不小看平庸。人们当然不可能对简单的东西不屑一顾而获得很高的成就。”
    他的灵魂里有一团火:“我变得越丑,越老,越病态,越穷,我就越想用安排巧妙、生动明艳的色彩来报复这一切。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去那儿取暖,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囱上的淡淡薄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
    他的内心热爱生活:“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以至于没到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是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
    他为自己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而困惑:“我无法接受,提奥(梵高的弟弟),我怎么就成了一个粗俗、没有教养的怪物?好像我就活该被社会排斥……难道我深入绘画对象的生活,就是降低人格吗?难道我走近工人们,走进穷人的房子或者请他们来我的画室,就是自轻自贱吗?”
    他也有普通人最真挚的情感。1889年的《没胡子的自画像》是梵高最后一幅自画像,这是他原本打算献给母亲的70岁生日礼物。梵高不算一个让家里人省心的孩子,他当过牧师,后来丢了工作,生活费只能由弟弟提奥接济。为了让母亲对自己的健康放心,梵高决定送一张自画像给她,画面中的梵高要比现实中的更健康、年轻、整洁,并且刻意没有画上自己标志性的暖黄色的胡子。
    “我的心是属于向日葵的”
    1888年8月到次年2月,在法国阿尔勒的黄房子里,梵高画了多幅向日葵,它们被称为“阿尔勒的向日葵”。
    梵高在短短一周内就一气呵成了四幅向日葵。画这些画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好友高更,这四幅向日葵分别被命名为:《三朵向日葵》《六朵向日葵》《十四朵向日葵》和《十五朵向日葵》,其中最著名的是最后完成的《十五朵向日葵》。在创作这幅画时,梵高写信告诉他的弟弟他正在“越来越多地尝试一种与印象派完全不同的简单技法,我喜欢用这种方式来画画……每个有眼睛的人都能看懂。”
    尽管他的弟弟在巴黎管理着一家画廊,但梵高在有生之年并没有卖出过任何一幅向日葵。但就在他去世后不久,这些画很快受到了关注,阿尔勒的这些花卉静物被看作是其标志性的作品。这些作品还被认为是后期印象派的巅峰之作,并激发了表现主义的创作灵感。
    如今当人们欣赏这些色彩艳丽的向日葵时,往往会忽视画中的一个元素——陶罐。梵高称这个“黄色的陶罐”为花瓶。这个简陋的黄褐色陶器出自法国南部,当地人称这些陶罐为“储藏罐”,它们通常有两个小把手。梵高选择了一个并不常见的无把手陶罐。与他同时代的画家们常常喜欢在繁花锦簇的静物画中配上一个漂亮的花瓶,但梵高却钟爱那些看上去非常简陋的盛具。或许,这个普通的陶罐就是他从自己的厨房拿来的,而厨房就紧挨在黄房子底层画室的边上。梵高描绘的对象总是很贴近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他甚至用破旧的鞋子作为静物画的主题。
    如今,梵高的向日葵系列被分别收藏于多家美术馆,每年都会吸引大批观众。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每年有500万人次、荷兰的梵高美术馆150万人次、费城美术馆100万人次、慕尼黑新绘画陈列馆和东京日本财产保险公司美术馆每年各20万人次。专程来看向日葵的观众估计总数为每年500万人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梵高的向日葵图像几乎无所不在。或许他能够因此而感到一些安慰。1882年,当梵高在海牙印制了自己的第一张作品照片后,写信给弟弟提奥:“如果有一天普通人会把我的油画印刷品挂在他们的家中或办公室里,那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事了。”
    如今,梵高的向日葵变得越来越有名,很多观众都会试图去了解它们的意义。在给高更写的一封信中,梵高曾说道:“如果说乔治·简妮擅长画芍药花,而恩斯特·科斯特专长画蜀葵,那么我的心是属于向日葵。”在梵高的时代,不少画家画向日葵等花卉是为了体现对上帝的爱,它象征了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所追寻的光明。但是,当梵高在阿尔勒创作这些向日葵时,他早已放弃了早期对于宗教的热情,他对于上帝的爱已经转变成为对于自然的爱。
    “我的油画就是在这些朴实无华的向日葵中象征了感激,但于我又未尝不是一次绝望的呼唤。”写完这封信的6个月后,梵高去世。他留下的向日葵属于所有热爱他的人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