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艺苑 >

《罗刹国》用100天冒险,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国家话剧院邀请赵淼新创小剧场话剧——
    《罗刹国》用100天冒险,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我们用100天冒险也尝试着犯错误,终于马上就要揭开神秘面纱了,其实我们都在《罗刹国》里成长。 ”青年导演赵淼表示。12月16日至2017年1月3日,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2016秋冬演出季新创剧目, 《罗刹国》将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12月国家话剧院的剧场非常忙碌,剧院上上下下都在紧锣密鼓地排练,有三台新戏几乎同时推出, 《爆米花》 《四梦》和这出《罗刹国》 ,都有很独特的风格,创作态势十分喜人。 《罗刹国》也是国话近年来‘请进来’的一个典型,我们邀请有才华的青年导演来创作新戏。 ”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白雪峰对记者说。
    《罗刹国》由编剧黄维若创作于2008年,曾发表在《新剧本》上。该剧取材于《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采用形体剧形式,玩转皮影、傩戏面具、现代舞、戏曲等多种民族文化元素,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话剧舞台上“活”起来。这部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虚无缥缈的罗刹国位于一座四面环海的岛屿之上,那里住着面相丑陋又行动怪异的罗刹鬼。一个叫马骥的人类遭遇命运安排落难至此,经历了种种奇遇。当马骥明白了罗刹国以丑为美的进阶标准,他开始学习和适应,渐渐磨灭了回归人类世界的希望,更是放弃了寻找为何飘落至此的缘由。目小红的出现,让堕落于此的马骥再次唤起出逃与回归的想法…… 《罗刹国》是一部具有实验探索意义的作品,其亮点就是采用形体戏剧的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戏剧舞台的形体表现力来完成叙事及表意,并将傀儡戏、戏曲、面具戏、当代舞等多元艺术元素有机融入其中。
    赵淼作为三拓旗剧团创建人、负责人,以形体戏剧著称。2014年赵淼获爱丁堡艺穗节亚洲艺术奖最佳导演奖,成为该艺术节首位大陆获奖戏剧人。其《失歌》斩获2014年爱丁堡艺穗节亚洲艺术大奖、最佳导演两项大奖。
    “我们这回是从传统艺术中取经” 。赵淼提前三个月便开始了《罗刹国》的创排,对演员进行戏曲身段、当代舞等形体训练以及面具、皮影等技术操作训练。他认为, 《罗刹国》的文本很有意思,主人公马骥经历了变与不变的过程,直至适应荒谬的生活,剧中怪诞的情节,那些关于爱、关于美、关于丑的主题,具有当代性特征,同时也是世界性课题,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相关联。赵淼试图让《罗刹国》成为一部具有实验探索意义的作品,在这部戏中体现现代剧场意识,使其呈现方式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并沟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与以往面具戏不同的是, 《罗刹国》中的面具是中国首例皮影面具,而且,面具并不是戴在脸上,演员们将手执皮影化面具进行表演,这是面具与人的身体的合二为一的挑战,体现人性表里不一的复杂。演员在熟练操作皮影之余,要按照戏曲身段,上下舞台必须有准确的步数,节奏精准。值得一提的是, 《罗刹国》特制了一个1.5米高的皮影,这也是目前中国舞台最大的皮影。这次,12位演员从始至终都在一个4×6米的主表演区演出,这样一个空间特别向中国盆景艺术取经,如“弯、绕”等塑形的方式。赵淼表示, 《罗刹国》其实和热门美剧《西部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西部世界》中的游乐园就是个试验场,观众会思考,游乐园里到底谁是人,谁是机器,人和机器到底谁在考验谁? 《罗刹国》也会让观众反思,罗刹国中的人类和女鬼到底谁更像人,谁更有人性。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