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2016重阳节老艺术家大型公益演出的秦怡在台上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重阳将至,95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秦怡昨天来到浦东,与著名配音艺术家乔榛、刘广宁等参加2016重阳节老艺术家大型公益演出。一袭黑底白花的连衣裙,搭配草绿色披肩,清新雅致。 这些年,秦怡从未停下在电影事业中的前行脚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继自编自演的 《青海湖畔》 前年在高原完成拍摄后,眼下她正在创作一部以抗日战争时期上海为背景的剧本:“我希望可以用自己亲身经历、听到和收集到的故事,展现那一段历史。” 表现抗战时坚强的普通百姓 2016重阳节老艺术家大型公益演出由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等单位主办,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承办。尽管神采奕奕思路清晰,秦怡却笑言自己:“年纪大了又大,生了一些懂都不懂的病。”她说现在自己腿脚不便,唯一能坚持的便是写故事。 秦怡的新剧本之所以要展现老百姓的故事,与秦怡的亲身经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有相对安全的租界,也有难民营所在的平民聚集区,而秦怡的家所在的南市就是饱受日军轰炸的地区。彼时她参加抗日离开了上海,而十多岁的妹妹留在上海。尚未成年的妹妹扛起了一家的生计,每天上班的路上都要跨过外白渡桥。秦怡说:“日军在上海的交通要道都设立了关卡,外白渡桥是其中之一,放了狼狗‘把守’。日军为的不是要狼狗咬人,而是以狗狂吠的声音侮辱、阻吓中国人。” 秦怡说起妹妹当年每天都要走一遍的“恐怖旅程”,至今那种情形还是历历在目。她说:“当时在南市的难民营,普通百姓被赶入拥挤狭小的空间,不论男女老少都密密麻麻紧贴着站在一起,不得动弹,一站就是几天,身体弱的吃不消就倒下了,再也起不来了。”这些细节,或许不如战争场面来得惨烈残酷,却牵动着老艺术家的心。在秦怡的剧本里,将透过一对小修女姐妹的视角展现普通百姓在战争中的坚忍。 已过耄耋之年的秦怡,做啥仍有一股认真劲儿,这或许延续了她过去一贯的工作态度。她说,从前拍电影可与现在不同,不管戏份多少,都要在剧组从头待到尾,一部戏通常是8个月到1年。没有替身和电脑特效的年代,任何表演都需要亲自上阵。为饰演好 《马兰花开》 里的女推土机手马兰,秦怡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从开推土机到维修统统要掌握。而到了 《铁道游击队》,导演要求秦怡饰演的芳林嫂要把手榴弹精确扔到宪兵队长的脚后跟。为了完成这个镜头,秦怡每天盯着饰演宪兵队长的陈述的脚后跟———这是她自己发明的“注意力集中法”。到了拍摄时,果然奏效,一次扔准。谈到这个趣事,惹得笑声一片。 重现译制片艺术的语言之美 在秦怡身旁坐着乔榛,虽然年过古稀,可是一开口,那特具魅力的音色,依然让人马上想起他配音的“爱德华大夫”“克拉苏”等一系列经典角色和电影。那是配音译制片的黄金年代。 乔榛和刘广宁表演了日本故事片《生死恋》 对白,这让人们回忆起那个年代,这些配音艺术家用他们的声音,成为经典角色的化身。乔榛告诉记者,过去,一部影片要经过选定翻译和导演、初对、选角、复对、录音、鉴定、混录等多道流程。从而保证最终呈现的中文配音符合口语表达,兼顾中文表达又符合原音的气息节奏,有人物个性又充满情感。这才使得影片译制成为艺术范畴的一朵奇葩,让国内观众有“影片中的外国人就应该这样说话”的感受。 配音艺术的褒奖还来自影片演员本人。美国男演员格利高里·派克上世纪80年代来到上海,看到乔榛配音自己主演的 《爱德华大夫》 后,激动得一夜都没有睡着。他告诉自己的随行翻译,尽管听不懂中文,但是他已经被乔榛声音中透露出的情感所深深打动,并勾起了很多影片拍摄时的记忆,他说:“《爱德华大夫》 能够获得中国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我和乔榛的努力对半开。” 如今,乔榛仍在为重振译制片艺术而奔波,希望能够恢复早年完善的译制流程,留存这份语言之美。或许正是艺术事业,让这群可爱的老艺术家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