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平凡地成为他们自己——《芳华》读后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7:11:1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让他们平凡地成为他们自己——《芳华》读后感: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但行好事,本就莫问前程。 上周看完了冯小刚的《芳华》不过瘾,总感觉整个故事好像被记忆稀释了,尤其是文工团解散那一桥段总觉得有些多余,在回忆青春的主题下好像遮遮掩掩了一些东西,过于暧昧和美好,所以就有点好奇原著到底要讲什么故事,就找了小说《芳华》来读。这本小说原名叫:你触摸了我。很显然这指的是刘峰的那次触摸事件,但也暗指了在排舞时刘峰对小嫚的那次托举。 刘峰是那个时代的楷模,是雷锋,是标兵,是黑板报上最耀眼的一角。 他个子不高,说话也实在,做事也谦逊,长相普通,在人堆里不怎么起眼。他手很巧,工匠活铁匠活都做的不错,修过门窗,帮过厨,曾为班长打过一对沙发,也总是不辞劳苦地为文工团的女兵们捎来了一份份来自千里之外的牵挂。他是大伙心中的好人,大伙有什么事都会招呼他来帮忙。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古道热肠的好人,却因为真心喜欢林丁丁,表白时出于激动而抱了她一下,就被告发,被调查人员泼脏水,被拉去批斗,大伙也纷纷墙倒众人推,最后被下放到伐木连,之后上了战场,失去了右臂。 我有些不明白,给大伙帮忙是真心的,喜欢林丁丁也是真心的,况且也没有过分之举,那为什么对于前者,大伙都觉得乐呵呵的,后者却遭到一脸鄙夷。 也许在那个任何好事都被无限放大的时代,那个事事要推出个雷锋式榜样的时代,刘峰善良热情的天性以及他的言行恰恰好是篇绝佳的范文,所以就被理所当然的推上神坛。人们齐刷刷地涌向他赞美他,理所当然的敬仰着他的善良,也理所当然的消费他的善良。而当他去追求爱情时,人们不禁困惑了,这样善良单纯的标兵怎么也懂得七情六欲,怎么会和我们这些粗鄙的人们一样也会搂搂抱抱,也会有小资的情趣,这是最要不得的,他怎能会有这样的毛病。那他平时的朴实肯干,憨厚实在岂不是太虚伪了,岂不是表面一套内地里一套,他太辜负大伙的褒奖了,你说这怎么会让人不愤怒。 这个逻辑好像没错,好像就是他刘峰欺骗了大家。我们怎就该知晓,被选择性看到了那一个乐于助人的刘峰,只是他刘峰的一面。那个太急于炮制出一个完人以完成政治教化目的的时代,为它所选中的这个乐于助人的刘峰垒起高高的领奖台,剔除掉他刘峰其他的真实的方方面面,只留下他的乐于助人的一面,他被抽掉了血肉,像个孤零零的符号,像句空飘飘的口号。这些基于片面而绝对的宣传,注定了这方领奖台是不着地面的,是架设在各类下发的学习文件的文字之中的。任何小小的不平衡都有可能会折断它用文字造就的歪歪扭扭的横梁立柱,更何况在那个思政水平直接和个人命运相关联的社会里,在那些于动荡中艰难成长起来的躁动的青春生命面前,它终会在真实的人性面前,在真相面前轰然倒塌。而这个必然的倒塌就像一场洪流,一旦爆发怎么也得要横扫遍野,怎样也得要发泄出去这个时代的苦闷,而刘峰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个泄洪口。 对于这件事,大家何须一拍即合,另一个真实的刘峰是怎样的又与我们何干,只要他出现了与那个榜样背道而驰的一面,那就是他刘峰的错。大家早就理所当然的忘记了他刘峰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的事实,也只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肉眼凡胎,会对心爱的姑娘暗生情愫,激动的不知所措的事实。可事实重要吗,宣传大于事实。这样的刘峰怎么会被原谅,这个时代的需要、我们之前的赞颂怎么就该错付,是他辜负了大家,那就该为这辜负付出代价。 可谁又知道,谁又真正在乎刘峰到底是谁呢。林丁丁那一声“救命”,是怎样地击碎了他多年的真情,那个常常为她做甜饼的刘峰是怎样地被永远的驱逐了都无关紧要,对吗?谁又能冲破时代的荒唐、青春的混沌去体味去疼惜这些痛楚呢?他从神坛上迅速跌落,从爱情的憧憬里跌落,没有尽头的跌落,不知身处的跌落,即使来到战场上时也在跌落,他甚至渴望战死沙场,但却没有如愿。在战场上,他右臂负伤,倒在路旁的草丛,却幸运地被路过的卡车司机救起。司机让他指路去战地卫生所,他却骗司机先去营救那些已经三四天没有吃东西的战友们,可即便是如此的求死决心,他还是没有如愿。 也许正如小说说言,最不被善待的人最懂得善良。何小嫚就是这样一个不被善待的姑娘,她懂得刘峰,也等着刘峰。 小嫚原本姓沈,六岁那年,父亲不忍遭人凌辱而自杀。之后母亲改嫁,搬进何家,忍辱吞声。小嫚非常喜爱母亲的一件红色毛衣,那是父亲送给母亲结婚时用的衣服。母亲说长大了才可以给她,但最后还是在继父的意思下,给了她骄横的同母异父的妹妹。一件毛衣可能没什么贵重,但它却见证过父母的恩爱和那段开心的时光,那是父母往日的疼惜啊,她无论怎样都要得到。她将衣服偷来,拆开放进滚烫的黑色染料里上色,再晒干重新编织,给自己做了一件毛衣。即使它没了光鲜的红色那又怎样,那就拥有这包罗万象的黑色吧,它同样是父爱母爱存在过的证明。但最终她还是没有得到母亲的爱,那就故意将自己冻成高烧,母亲总会多份怜爱吧。可母亲也是看人脸色,活得谨小慎微,怎么能给予她过多的爱,怎么能给予她家庭中小主人的名分!最终,小嫚离开了这个寒冷的像冰窖一样的家,坐上了南去的列车。可迎接她的却是另一个冰天雪地,在文工团的大集体里她倍受欺凌。她自小缺少营养发育不好,就想着用海绵使得自己看起来丰满一些,这本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却被大伙笑话;她因为爱出汗,比平常人多一点汗味,就被大伙嘲笑是从泔水里拎出来的。在一次排舞中,和她合作的朱克刻薄地拒绝和她一起排舞。大伙都不情愿为她说几句话,只有刘峰走了过来,请求和她伴舞,给她解了围。 在暑热难耐的午后,他们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小嫚在他强壮有力的双手的托举下出色的完成了这段舞蹈。也许对刘峰来说这次帮着排舞不过是举手之劳,可对小嫚而言,他温暖的托举让她第一次有种被怜惜的感觉,她感到心头的寒冰正在融化,那份多年不被疼爱的疼痛以及这份疼痛带来的羞耻感开始融化,这让她觉得原来她也可以去追寻幸福,也可以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被呵护,也可以在阳光下漂亮的翩翩起舞。 也许在青春肆意的岁月里,力和美被置上理想之巅,谁会为一位地位卑微、又缺少美感的弱者驻足?谁曾想到这个羞怯的姑娘平时是多么小心翼翼的活着,而这份小心翼翼的背后又是怎样的焦灼和渴望?她多么想向刘峰表达她的谢意,不,这份感激早已化为少女心头的爱意。可还没等到她细细感受这份情感时,刘峰已离开了这个集体。但这份爱意并没有消失,是生了根的,多年以来它固执地生长,随时间流逝反而更加枝繁叶茂。她一直在守候着,守候着那份托举带来的希望,它从被燃起的那刻,就从未熄灭过。三十多年后,当小嫚得知刘峰患肠癌时,就请求他搬来好让她照顾他,陪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 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看完这本书后我脑袋里一直想这个问题。想了很久才发觉这个问题是错的。 刘峰是个好人,因为触摸事件被抛弃。他怎么会不痛苦,这份伤害怎么会没有痕迹,他甚至痛苦到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丢掉了所有奖品证书。那为小郝棉被里捞针的刘峰,那为班长打沙发的刘峰,那个为大伙所敬仰的刘峰只是一个他,一个可以真实的以自己善良的天性为大伙服务的刘峰,但那个同样真实的——和大伙一样的——也有爱恨的刘峰怎么就不该存在,怎么就没有追求爱情的权利,怎么就该被这般作践。难道他不该拥有这些,这生而为人的权利!他也想不明白,但是最后他想明白了,他坦然地接受了现实,没有抱怨,循着自己的心,坦然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怎样才是有“好报”呢?刘峰失去了那为大伙修修补补的手,那只怀抱林丁丁的手,但是并没有输掉生活。即使妻子背叛,经商失败,他也是坦然的,那是一份对生活的坦然,对文工团战友们的坦然,对战死沙场的兄弟们的坦然,对内心爱恨的坦然。他再也不会也不愿被时代所捉弄,去渴望成为英雄了,他再也不会被摔得粉碎了,他就平凡的活着,从容地面对自己,做他自己的刘峰,也对每一个人真实。他真诚的劝发廊小妹弃娼从良,和她一起搭伙过日子;他真诚地探望精神错乱的小嫚,和她合影给她支持;他真诚地远赴云南去祭奠战死的兄弟......对,他不再困惑了,有了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成为了他自己,他自己的刘峰。而多年以后,那些当年欺负他的文工团战友们散落各地,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在回忆往事时,开始疑惑开始自责当初自己为什么如此对待刘峰,也总是不可避免地感到惋惜、懊恼、想补救。 如果说,非要在对比中才能得知一个人是不是得到了命运的善待,那相较于文工团战友们卑怯的回望,甚至可以说忏悔的回望,刘峰的坦然可不可以被理解为得到了“好报”?我们该不该替他为那次触摸庆幸,这触摸让他离开了那光环背后的虚无,虽然他曾被摔得粉碎,但那之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击垮他了,他也得以有了那份面对世事无常的从容。 在尘世过活的我们,总是见到很多善良的人在俗世中屡屡受挫,但那只是俗世,它再强大也不能泯灭人所有的可能,人总是有一种固执的,近乎本能的向善的可能。也许,善良的人们不在乎这些俗世的磨难,也或许他们是在经历了这些磨难后还是选择了善良。当他们在这磨难中成长起来时,当他们拥有足够的力量时,有些纷争可能再也无法伤害到他们了。可若是教唆他们去违背自己的善良的天性,也去勾心斗角、阴奉阳违,反而会让他们活得更不自在。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但行好事,本就莫问前程。所以那些帮他们问问前程的我们或许真的是太过热心了。我常常想,对他们的善良的最好嘉奖就是不要去过高的嘉奖他们,否则谁会清楚那不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多少人性的恶。就让他们平凡地成为他们自己吧,也让我们珍视他们的善良,平凡地成为我们自己。 作者:晨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1200字
- 下一篇:《你的坚持终将美好》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