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具有天籁般的音色、准确的语言、动情的演唱和出色的乐感,当大家闭上眼睛听到这个男高音演唱德国作品的时候,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站在舞台上的居然是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 获得如此赞誉的,是一名中国80后男高音歌唱家——熊柯嘉。 2008年,他获得了德国每5年举行一届的著名赛事——费兰茨沃尔克国际青年男高音比赛的第一名。2011年,他在巴特基辛根音乐节上与世界级大师同台演出,德国观众激动地称他为“中国的翁得里希”。 熊柯嘉,祖籍江西景德镇,父亲是一名做陶瓷的手艺人。在他7岁那年,为了给儿子更好的教育环境,父亲仿着孟母三迁的思路,举家搬到北京。正是在这里,一个偶然的机会,熊柯嘉展露出他的天赋,也踏上了声乐这条漫长而艰辛的路。 12岁录制唱片,开始在北京电视台七色光艺术团担任独唱和领唱;16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岁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系;24岁进入德国顶级的音乐学院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打破了多项音乐纪录…… 从“童星”到歌唱家,光芒耀眼的履历背后,熊柯嘉其实走得并不顺畅。 上普通中学时,他曾因为表演耽误学习和影响同班同学,6次被学校劝退;好不容易上了音乐附中,他又曾因为每年十几万的学费耗空了家底,被迫休学。未来一片迷茫,但是,当父亲试探地询问他愿不愿意改行学点别的什么时,他说:“我只想唱歌,也只能唱歌。” 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儿,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爱默生的这句话,是熊柯嘉音乐人生的最好注脚。在此后的漫漫长路上,他无数次遇到大大小小的沟沟坎坎,都是凭着这份清醒的执念,一一迈过。 德国的剧院很多,因此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家都来德国找工作,竞争相当激烈。在德国的舞台上,能出演歌剧男一号的中国青年歌唱家,熊柯嘉是唯一一个。“德国人其实挺‘排外’的,如果你不是比他们强一大截,就不会给你机会。”当年与熊柯嘉一起入学的留学生同窗,有些人在5年求学期间一次也没有登上过舞台。 但德国人对艺术的热爱与尊重,又使得他们一旦认可你的实力,就会非常热忱。因着熊柯嘉的优异,一向严谨、最守规矩的德国人,为他破了不知道多少规矩。最初一段时间,因为听不懂讲课,熊柯嘉陷入痛苦的焦虑。德国人版权保护意识极强,课堂本不允许录音摄像,后来老师也为他开了绿灯,从此,他每节课都在课堂上架起DV,录下来回家反复听,终于跟上了进度。 熊柯嘉在剧院工作时,由于妻子上班地点太远,平时都由他照看儿子。每次演出,他只好把儿子带到剧院后台。这本不符合规定,但同事们都体谅他的难处,还帮他照看。 10年旅德,对熊柯嘉的提升不仅在专业上,更在思想上。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让他明白了自己想“走一条什么样的路”,能够“给别人带来什么”。 毕业后的熊柯嘉,先后在德国几家歌剧院担任独唱演员,名气渐渐远扬。如今,合约也即将到期,他打算以后当一名自由艺人,这样才有时间做他想做的事。 他想在老家开一个中德合办的音乐学校。“学校要请德国的音乐家来当交流、授课,让没有机会出国的学生也能得到国际水准的教育,也为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搭建平台。”他想成立一个基金会,资助家境不好的学生。“我在留学的时候发现,日本、韩国的留学生,都能得到自己国内的基金会发放的奖学金或助学金,中国的学生却全靠自费。”这些念头,来自熊柯嘉音乐路上的切身之痛。 优质的教学资源少,想学唱歌的孩子又太多,国内学声乐的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很多真正有天赋但家境普通的孩子被拒之门外。“我曾经得到过那么多的帮助,现在,也希望自己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 他还想在景德镇办一个音乐节,促进中德文化交流。“现在,最好的舞台基本还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想为家乡搭建一个平台。况且,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音乐节大都是从小城市开始的。” 这就是熊柯嘉。他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儿,他一定会抵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