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文物鉴赏 >

一身波西米亚风的黛玉和宝钗


    
    清初道士的鹤氅(正面) (现藏首都博物馆)
    
    清初道士的鹤氅(背面) (现藏首都博物馆)
    
    明陈洪绶所绘穿着鹤氅的女仙像 (现藏故宫博物院)
    如此的潇洒随意作风,简直不就是波西米亚风格吗?感觉林黛玉就是在巴黎塞纳河畔或者佛罗伦萨乌菲齐宫前徜徉的当代女大学生啊!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只写了一次林黛玉的服饰,一身御雪冬装:
    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在这里,靴、帽、绦都算是提色之笔,塑造形象的关键在于那件“鹤氅”,此种服装的形态很特殊,没有双袖,有点像今日的墨西哥披风“萨拉佩”,但在长度与宽度上都更为夸张。明代太监刘若愚《酌中志》记录:“鹤氅,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旧制原不缝袖,故名曰‘氅’也。彩、素不拘。”清人曹廷栋《养生经》里则说:“随寒暖为外加之衣,夹与棉与皮必俱备,为常服之最适。式如被幅,无两袖,而总折其上以为领,俗名‘一口总’,亦曰‘罗汉衣’。天寒气肃时,出户披之,可御风,静坐亦可披以御寒。《世说》:‘王恭披鹤氅行雪中。’今制盖本此,故又名‘氅衣’。”由之可知,传统上有一种秋冬户外专用服装,室内静坐时也可以披之御寒,名叫鹤氅、氅衣、一口总、罗汉衣。这种外衣的基本形态如一幅被面,为长方形,从中对折,形成一样长度的前襟与后襟,前襟在正中开一道竖缝,一直延伸到对折之处,在此做出领口。人们穿上它时,宛如把一幅被面从当中披在身前后,形成一件兜兜荡荡的宽松长罩。所以,可以说,这种罩衣更接近一件披肩,不过特别的长大,一般底缘会下垂到将近脚面的程度,甚至拖落在地面。它属于常服,不在礼服之列,只适合日常穿着,可做成皮、夹、棉等不同形式。
    奇妙的是,传统上,鹤氅的前襟与后襟之间的底缘并不缝合,就令其随意敞开着。《酌中志》便特意指出,到了明代中期,出现了将鹤氅两翼缝为衣袖的做法,但传统的样式却是不缝两翼的。实际上,《养生经》显示,有如被面对折的鹤氅在底缘不加缝合,直到清代,仍是广为人们熟悉与习惯的处理方案。
    鹤氅虽然形式简单,但实用性强,穿脱都很方便,并且两翼飘飘,颇有神仙凌风之态,潇洒俊逸。《晋书·谢万传》提及谢万曾“著白纶巾、鹤氅裘”,似乎其在晋代就已经是一种便衣性质的华服,穿上它,让人显得既高贵又脱俗。到了明代,宫廷及富贵阶级空前地热衷于鹤氅。《金瓶梅词话》只提到一次斗篷,一旦涉及御寒外衣,便夸耀各色奢侈织物制作的鹤氅,典型如第六十九回,西门庆与林太太首次见面,西门庆“身穿紫羊绒鹤氅”,林太太则是“头上戴着金丝翠叶冠儿,身穿白绫宽袖袄儿、沉香色遍地金妆花缎子鹤氅、大红宫锦宽襕裙子”。这种巨型长方披肩还进入道教的服装体系,成为道士在公众面前作法时必穿的最外一层“法衣”,《金瓶梅词话》中就一再提到道士们的“天青二十八宿大袖鹤氅”、“大红五彩云霞二十鹤鹤氅”等。
    入清以后,斗篷逐渐占据了御寒外套当中的主要地位。《红楼梦》中,曹雪芹让其他女孩都穿斗篷,唯有黛玉、宝钗穿了鹤氅,可见他对笔下这两位女主人公的偏爱。其中,黛玉的形象尤为鲜明夺目,“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翻译一下就是说,她披着一条超大号红色长方披巾,面料是以羊毛与丝合织而成的西洋进口织物,内衬为白狐皮,这披巾长度近乎垂地,单单用一条金、蓝、绿三色线编成的长绦拦腰松松一系,而绦子在身前以一对玉环作为固定卡扣,由绦子穿过双环后打成花结来束住。如此的潇洒随意作风,简直不就是波西米亚风格吗?感觉林黛玉就是在巴黎塞纳河畔或者佛罗伦萨乌菲齐宫前徜徉的当代女大学生啊!
    正因为一件几乎拖到地面的鹤氅掩盖了黛玉的全身,所以她身上能看到的其他细节便只有雪帽、绦子和红色羊皮小靴了。但这是多么耀眼的一套装束!与之相反,宝钗则是一贯的“低调奢华有内涵”路数,穿了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揣味曹公的设计,蘅芜君的这件“雪褂子”虽然色彩比较谨慎,为淡紫色,但却是采用更为少见的进口面料,乃是不知哪个国家出产的羊毛与棉合织成的花呢,具有彩锦一样的效果,在紫底上显有绚丽织纹。——其他人的羽纱或者猩猩毡虽然也是进口面料,但都是单色织物,不带图案。唯独宝钗用上了类似织锦的洋呢,这个细节真是如此符合小说中对于薛宝钗的设定,似乎不张扬,但在品质的精细,以及由此而达到的极致奢华上,总显出他人无法竞争的豪气与霸气。
    供图/孟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