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文物鉴赏 >

京畿大地上的文曲昌兴——有关“京津冀古代生活展”


    
    首都博物馆藏清代着色年画
    
    首都博物馆藏金代《白玉双鹤衔灵芝纹佩》
    
    天津博物馆藏清代刻砖《狮子滚绣球》
    
    河北博物院藏西汉《镂雕龙凤纹银铺首》
    
    天津博物馆藏明代《嘉靖款五彩鱼藻纹盖罐》
    应着丁酉年的新年钟声,“金玉满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在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同时拉开序幕,一个展览、三个部分在三地同时铺陈,共同谱写着千百年来京畿大地上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及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次展览的主题和三地互动的策展模式,无疑源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从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来看,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具有客观原因及历史渊源。自古以来,京津冀三地便因地缘关系紧密相联——周代起,京津冀区域文化开始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京津冀区域成为民族融合的重要舞台;金代,北京作为封建王朝的都城,对周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皇权一统天下,京津冀区域进入“一体化”的行政管理发展阶段;元明清,京津冀作为京畿之地,以皇都为中心,辐射周边,三地进一步形成了相互依存、依赖、共生、共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自然地理的相邻,促进、形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相似性与共性,更进一步形成了三地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并表现在北方区域文化的相似性、围绕都城形成的主流文化与宫廷文化的特色、浓郁的相近的民间文化特色等方面。
    本次展览策划的初衷与重点,正是从京津冀文化的相似性与共性这一角度出发,依托三地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优势,配合春节喜庆、吉祥的气氛,以京津冀古代人们的生活为背景,以吉祥文化为主题,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到三地人共同铸就的生活理想、价值理念和艺术升华,充分展现了三地深厚的历史渊源、灿烂的文化之光。
    礼者,人道之极也
    “吉祥、和谐”,是本次展览的大主题。如何在这一主题下,利用庞杂的文物构建起叙事结构是策划展览时所着重考虑的。三馆专家经过十多次研讨,决定充分发挥三个博物馆的馆藏优势,致力于古人生活的主要方面——礼仪、家居,以及造物中体现出的无处不在的对生活的祈福与愿景,通过礼仪篇、家居篇、艺术篇展现古人生活的尊贵、富足、美满、优雅与情致。
    约束、影响人们生活的是人的精神,以及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因此,在河北博物院展出的“礼仪篇”,重在通过“礼之精神”“礼之物象”“礼之生活”三者的有机结合,彰显古代社会中礼制文明对人的生活的深刻影响。
    荀子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礼制文明的内涵及核心是建立社会的秩序。礼是国家典制、是行为准则、也是道德规范,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无处不在。人们的思想、追求受到礼制的熏陶;人们的行事、为人受到礼制的规范。礼的思想对古人生活的渗透,表现在礼之物象上。古代器物和艺术品的设计注重内涵,器物便成为体现“礼”的重要载体,在设计理念、内涵、功能、意义等方面,无不打上礼制的深刻烙印,也只有符合礼的规范,才能达到设计与制作的完美。“礼仪篇”便以古代的青铜礼乐器作为展示的重点,来印证当时的礼制规范;以玉带饰等,来展现玉器对身份地位的象征;以宫廷御用之物进一步彰显礼制的尊严。它们既向人们诠释着礼制文明,也体现着在礼的规范下先人对于美的追求。从中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是在一定“礼”的规范中运转的。
    结庐在人境
    如果说“礼”规范着人的精神,那么“家”便是人的生活的主要依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古代士者生活中追求的最佳境界,其实普通人居家生活希望达到的意境亦是如此——通过美好的家居环境、氛围,营造宜居、宜养、宜乐的美好家园。因此,展览结合首都博物馆馆藏的民俗文物,特别是馆藏的几千张丰富多彩的民间年画,在该馆设置了“居家篇”,重在烘托古人“结庐在人境”的生活理想。
    展览从庭院春秋、室内陈设、娱乐休闲三个部分来体现这一生活理想。
    “庭院春秋”部分营造了北方典型的建筑四合院的氛围。四合院建筑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的理念。“四合”即东西南北四面的房间围合在一起。“合”与“和”相通,“和”与“谐”相连。展览通过展示一家人在四合院中其乐融融的情景来展现生活理想——小小的庭院就是一个家的小世界,是一个家族团聚的乐园。
    “室内陈设”部分通过正房、书房两个场景展开。其中正房的陈设凸显了主人地位的尊贵,以及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理念;而书房的陈设则强调了人的修养是心灵的一扇窗,突出了文化的氛围。展览的背景烘托特意展示了明代文人笔记中对书房外环境的描述:“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文字与图释效果相辉映,带给观众更多遐想的空间。
    年画在“娱乐休闲”部分有突出的展现。民间年画是对古人生活理想的生动呈现,如首都博物馆藏清代杨柳青年画《满堂富贵》,充分揭示了金玉满堂、吉祥富贵的展览主题,更让观众在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中体会到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特点。
    探妙知天工
    古人于生活中不断探索的美、提炼的美、创造的美,最终体现在各种生活器物以及寄托内心情感的书画等艺术品中,它们也是古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天津博物馆展出的“艺术篇”,汇聚三地馆藏艺术精品,从艺术品产生的“理想意境”,到创造艺术品的“工匠精神”,以致“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深入揭示了京津冀三地古代艺术品产生的根源、基础以及成就。
    从最初的基本生存,到文明的发展、艺术的兴盛,古人对美的追求,由“器完不饰”至“文质彬彬”,充分体现了孔子主张的“文质兼备”的理念。“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有画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从家庭到个人,古代艺术品都赋予了深层内涵,传统的吉祥图案在不同材质、不同功能的器物上的充分表现,成为护佑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工匠精神,让艺术的创造在既有的规制中不断突破、完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描绘玉石等器物的制作,南宋理学家朱熹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正如清乾隆朝制玉达到高峰,自然少不了一批技艺超群的宫廷玉匠,他们创造了经典的“乾隆玉”,举世共推崇,雅俗同玩赏。所以在“艺术篇”这一部分,从汉代的《羊灯》,到宋代的《墨梅图页》;从明代的《嘉靖款五彩鱼藻纹盖罐》,到清代的《铜胎鎏金掐丝珐琅三足熏炉》,展览重在通过展示古人对器物的形象营造、纹饰营造以及在这些方面的精益求精,来彰显古人对美的追求。
    京津冀地域辽阔,它是京畿重地,作为全国的中枢,有亭台宫观、八方通达的万千气象;它是民族融合的舞台,作为南北方融合的前沿阵地,有百川朝海、四方聚物的多元文化。如今,展览打通了三地博物馆的展厅和库房,让古今对话,观众是否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响,以及京津冀一体化逐渐加快的步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