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民族乐团推出的民族乐剧《又见国乐》在全国巡演,这是继《印象国乐》之后该团推出的又一部备受瞩目的国乐精品。 《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由王潮歌导演、“80后”青年作曲家姜莹作曲编曲,自推出以来就广受好评,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走近国乐。有评论称,这两部民族乐剧颠覆了传统的民乐演奏形式,既似戏剧,有一定情节和故事,又似音乐会,有大乐队现场伴奏和高水平的独奏、合奏,运用舞台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审美表现形式,为观众营造出新鲜的音乐情境。 姜莹从小学习琵琶,常常一边听着贝多芬的交响乐,一边练习琵琶的基本功。高中时期,姜莹开始学习作曲,她喜欢上了这种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在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她成为同学中唯一的专业乐团的驻团作曲。 她不甘心国乐只成为少数人欣赏的“雅乐”。她相信,这种传统艺术一定可以“雅俗共赏”,为更多的年轻人所喜爱。《印象国乐》《又见国乐》让她的设想成为现实。 《印象国乐》中的敦煌篇章运用的演奏乐器是从敦煌壁画上复制下来的,但到底每件乐器发出什么样的音色,现代人很难去量化,姜莹追求的是神似,特别是表现汉唐时期的神韵。 在创作过程中,姜莹突破了传统的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段落式的写作模式,而是以戏剧串联曲目的方式呈现演出。这也是姜莹第一次用两个主旋律去贯穿全曲,因为平时写音乐会,作品之间往往是独立的,有一些风格上的对比。但这次是把整场音乐会的风格完全统一起来,而且每一个舞台的呈现,都会影响姜莹创作的音乐,必须有画面感,有点像写歌剧音乐。通过这种尝试,姜莹跳出了以前只是写音乐本身的那种思维模式,而是把戏剧的元素融合在音乐创作里面。 结果《印象国乐》大获成功,观众的热情出乎她的意料。这让主创和演出团队备受鼓舞。在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好口碑之后,作为《印象国乐》第二部的《又见国乐》一经上演,再次取得成功。 《又见国乐》的最大特点就是向国乐经典致敬。他们选择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比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春节序曲》,还有一些民歌,比如《浏阳河》《鸿雁》,还有代表民族气概的《黄河》(《黄河大合唱》《黄河钢琴协奏曲》)等一系列经典曲目。 这些作品本身已经非常具有知名度了,主创团队还是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透过戏剧的形式,他们让阿炳复活,与现在的年轻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即使是纯粹表现景色的《春江花月夜》,没有戏剧冲突,通过改编,一段江南宅院里的男女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呼之欲出。这些改编都保留了原作的主旋律和神韵,让“旧相识”变成“新相知”,观众有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一些“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观众都表示,传统音乐离他们更近了。 《又见国乐》在美国的5场演出,用商业交流的形式走进美国主流观众群体,既获得了票房,又获得了赞誉。美国肯尼迪表演中心副总裁米奇·贝拉对《又见国乐》给予高度评价:不可思议、国际顶级水平、具有震撼效果。 姜莹认为,把传统国乐的精华传承下来,并加上现代人的、当下社会的审美心理,去重新诠释经典,才会获得成功。经典的流传,就像种族繁衍一样,它们能流芳百世,就证明了它们的基因是非常好的。越是经典名曲,越能带给人灵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保留经典的同时,赋予它一种新的解读,让国乐常见常新。”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乐 《又见国乐》演出现场。房潇摄/光明图片 不知从何时起,国乐被贴上了“老三篇”的标签。《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二泉映月》,每首作品都堪称国乐经典,但是“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在新的时代,国乐要想发展,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用新的观念、新的手法,让国乐的传统元素焕发新的效果。新的国乐应该让听众感到既熟悉,又新鲜。 实际上,国乐更为流行的说法是民乐,即民族音乐。作曲家姜莹,为她的作品起的名字最初也是《印象民乐》,但是感觉既不大气,又容易引起误解,会让人误以为是民间音乐,后来改成了《印象国乐》。这个改动是成功的,民族音乐随着《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等作品,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线里。 近年来,虽然国乐有一定的发展,但就新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来说,还是无法和西方管弦乐作品相比。国乐的大部分新作品,其实是对民歌直接进行民族管弦乐改编。因为这些作品根本就不是新作品,带给听众的情感体验也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这样的作品难以唤起听众对国乐的热情。 另外,就创作来说,国乐作曲家在写作品的时候,也多是按西方音乐的创作思维来创作,学院派色彩比较浓。有不少作品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内涵;有些所谓的“新国乐”既不美,也没有真情实感,显得“不中不西”。 而作为国乐最重要的生产机构,很多民族乐团却面临生存窘境,建制不齐、曲目奇缺、难推新人、难觅知音等,都成为制约很多民族乐团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印象国乐》《又见国乐》两部民族乐剧的导演王潮歌的话一针见血,指出了当下国乐存在的痼疾:“一个时期以来,国乐越来越像工笔画,形式变化甚微,其精神更是一成不变,形式本身显示装饰价值,在我看来是问题意识薄弱的一种表现。不是看不起装饰价值,但是民乐如果只能体现装饰价值,就必然被社会边缘化。因为你永远不在民族的主流情感上,永远不在民族当下的情感上,永远不在民族的未来——那些年轻人的情感上。”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再次出现了整体性的式微。一个时期以来,凡带“国”字头、“民”字头的诸多音乐体裁,如被誉为“国剧”的京剧以及各种地方戏、曲艺、民歌、器乐等,数量锐减,严重萎缩,徒有“瑰宝”之誉,却缺乏社会关注。国乐就是在这种尴尬的境遇中艰难生存。 作为一种在中西音乐文化进入全面交融时期产生的新音乐品种,新的国乐无论是创作思维、观念,还是技法、语汇、形式,都需要寻找自身的特殊表达方式,将传统元素、现代精神、当代审美趣味融为一体,让国乐真正成为当代音乐生活的一部分。 姜莹在《印象国乐》中所创作的音乐,是作曲家对中国文化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对国乐进行的全新诠释。多年来,时常听到作曲家抱怨“曲高和寡”,殊不知这是作曲家对大众的欣赏习惯不重视所造成的。他们往往以学术性、研究性的写作观念去创作,不能正确把握听众与作品的认知关系,使得国乐逐渐远离了观众,远离了市场,成了“孤家寡人”。 而在《印象国乐》《又见国乐》里,姜莹发挥了民族音乐旋律优美、意境深远、耳熟能详的传统优势,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来彰显中国音乐的厚重文化历史和艺术表现力,也改变了许多年轻人对国乐的固有偏见,以为国乐就是婚丧嫁娶时的吹拉弹唱,只是一些即将放进博物馆的“老物件”。这两部民族乐剧无疑是这个时代国乐的典范,开辟了一条国乐发展的新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