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艺苑 >

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颂歌——由艺术创作中的英雄叙事谈起


    今年,作为建党95周年的献礼片,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广播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和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三集纪录片《英雄如山》继在央视十套科教频道和七套军事农业频道播出后,在“七一”期间又在济南电视台播出。这部纪录片在纵向上主要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大历史时期,以纪录片这种以真实为基本特性和诉求的艺术形式,来为英雄树碑立传、传神写貌,用宏大的视角和高远的立意选择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的事迹,通过制作精良的生动影像来诠释英雄精神,用视听语言演绎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颂歌。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叙事之一,和爱情叙事一样,英雄叙事是艺术作品的重要母题,不论是传统的戏剧、文学、音乐与绘画创作,还是现代的影视作品中都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和大众文化的兴盛繁荣这一社会背景下,借助于互联网的自由言说平台,有些不负责者以历史虚无主义的立场恶搞戏说质疑一切,罔顾历史事实,颠覆主流认知,如邱少云违背生理学常识,黄继光堵枪眼与美军机关枪的威力不符,刘胡兰系被她的乡亲用铡刀所杀,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雷锋日记存在造假行为等等。在人人面前都有一支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普通个体都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从而成为直接面向公众与社会发声的信源,把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散布开来。这造成了网上流传开来的对英雄先烈和杰出历史人物的调侃与丑化,混淆了不明真相的年轻一代的视听。这种网络舆论是时代和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警示我们: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对已经成为社会象征符号、形成共识的历史人物的质疑,是在否定我们的民族之根和文化之魂,也折射了现实社会当中文化自信力的不足,以及关乎家国正义的人生信仰与价值观的缺失。如果我们丧失了精神偶像,崇高被消解,英雄无觅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又何以发展与强大。郁达夫在半个世纪前就这样告诫我们:“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不论是乱世还是治世,是硝烟弥漫、危难动荡的战争年代,还是歌舞升平、祥和安定的和平年代,都需要这种英雄精神,都需要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它是我们的文化根脉之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在当下这样一个信仰缺失、娱乐至死的社会语境中,时代迫切需要好的艺术作品唤起人们对英雄的景仰和认同,来推动和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社会大转型、历史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英雄叙事越能够发挥其价值引导、信仰树立和民族精神重振的重要功能,这也应是所有艺术创作者的使命和追求。
    近些年来, 《亮剑》 《寻路》 《东方》 《国门英雄》 《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电视剧赢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不仅仅在于它们在艺术上的成功,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扣人心弦的人物命运,更在于这些电视剧对英雄叙事的内在挖掘,在剧中创造了虽看不见摸不着、但触动心灵与思想的“英雄魂”“英雄场” ,其中通过视听语言所传达的英雄人物的信仰、言行、传奇,成为具有传播和教育功能的英雄文化和英雄精神,给观众以心灵的涤荡与正能量的激励与鼓舞,弘扬了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行为准则。纪录片的英雄叙事则在写实中记录英雄事迹,在写意中抒写英雄精神。 《英雄如山》开宗明义,首先聚焦于济南市区的英雄山,从长眠于英雄山烈士陵园的数千位不同时期的英雄说起,赞颂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与尊严慷慨赴死,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血祭中华,他们虽是倒下,却是永恒。由这样一座因英雄而命名的山,辐射到济南地域上不同时代千古流芳的豪杰,然后视野延展开去,从翠竹掩映的井冈山到巍峨挺立的宝塔山,从壁立万仞的太行山到大善至美的沂蒙山,追溯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个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彰显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以众生利益为重、勇于担当的精神力量,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能够穿越时空,直抵人心。
    英雄人物所成就的信仰高度和价值高地应该被后世的人们景仰和传颂,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与我们的民族历史之间存在着不小的隔膜,生活在网络时代、物质充裕的他们,有必要去更多理解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和伟大人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他的《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指出民族国家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 ,而把散在的个体联结与沟通起来的大众媒体在国家认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国家认同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我们当前面临的社会现实迫切需要主流媒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塑造英雄形象、传播英雄精神,强化和提高国家认同。费孝通先生把文化自觉定义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就是人们对他生长和浸润其中的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认知。纪录片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国家相册” ,因其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基本特性,使其更具有进行社会动员和整合、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天然优势。《英雄如山》的出现,可称得上是我们的主流媒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践行重振民族文化自信使命的一个范本。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所言:“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我们需要更多秉持这样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精神的艺术精品,唯其如此,我们的文化艺术才能真正发挥引导社会、教育和鼓舞民众的功能,成为社会向善、求真、尚美的无形但强大的推动力,才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走向文化自强之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