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概念与扰动市场,都只是以泡沫的浮夸来获取资本收益的经济行为,无助于提升电影整体质量与品格,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是落实“内容为王”, 形成以创意驱动为核心理念的产业模式 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成效卓著,从产业构成来看,上一阶段主要开掘了观众需求的潜力,造就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进而吸引大量资金涌向电影行业。以中国电影当前的规模,资金的投入是必要的,资本对于中国电影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行业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即资本正在企图取代创作者,成为电影行业各环节以及影响发展走向的主导角色。这几年电影圈里热炒的概念,如微电影、轻电影、网络大电影、IP、“互联网+”、明星合伙人持股等等,背后都浮动着资本的影子。回头看,这些概念的热度大都在一年左右,还未获得回响和收益,资本就立刻转向下一个。因此尽管热闹,但真正优秀的电影作品并不多:一些所谓高投入下看似高端的作品,其艺术水准之低、审美趣味之俗、思想内涵之空,都招致观众的反感。公众逐渐意识到,炒作概念与扰动市场,都只是以泡沫的浮夸来获取资本收益的经济行为,无助于提升电影整体质量与品格。 资本兴致勃勃地越俎代庖,会导致种种短线操作、不断误判的问题。于是,当红明星成为资本追捧的“掌上明珠”,一些还没有成熟的类型样式被不断复制和过度使用,以致迅速丧失了创新能力和市场吸引力。可见这种靠资本驱动竭泽而渔的行为从来不能持久。 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下一阶段,就需要强化内容驱动。内容是文化产业的第一推动力,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瓶颈在于电影原创力的不足。规模骤然庞大,行业发展太过迅速,电影界还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丰厚的产业经验可资借鉴,也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才可供调用。原本应该预先提供智力支持的电影学术圈又相对滞后于产业改革的进程,这给资本毫无约束地进入并影响发展方向留出了空间。 在艺术家个体的创意中,可以开发出适合盈利的电影产品并形成在一定时间内收益稳定的类型样式,这是电影产业运作的理想状况。有鉴于此,许多电影产业开始重视创意人才,不少成名电影人也从自己创作转而招募创意。遗憾的是,一些资方以情怀标榜,但实际运作中却在搞“二桃三士”的把戏:先压低电影原创的成本,然后用一点点的资金,收购IP,“招安”编剧,使其降格为写手廉价使用。一方面原创力不足,另一方面,创意本身也面临被资本化的处境。 一种电影形态萌芽、成熟,达到巅峰后走向晚期,新的形态随之出现并取而代之,如此周而复始,这构成了电影史变迁的重要规律。是一直跟在已有的电影形态后面亦步亦趋,还是超越从前、引领潮流?近两年,一批年轻电影人通过充满艺术个性与独到思考的创作,赢得了观众喜爱和学界重视。他们的作品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既不同于以往国产电影、又有别于外国电影的电影观念。尽管这些电影观不尽相同,不够完善也不够清晰,但却有明显的原创性,难能可贵。 在资本居于强势的背景下,不仅需要电影人的坚守和努力,更需要行业首先表现出转向的诚意。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是落实“内容为王”,保护好创造热情,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起人才选拔与合作机制,让这些有理想有才华的人才脱颖而出,在《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精神指导下制定出行业规则,才能最终形成以创意驱动为核心理念的产业模式。资本是强势的,但创造有着约束强势资本的力量。创造越有力,资本越会有约束感,并且能学会“守规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