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夔龙纹盾 秦始皇陵西侧铜车马坑出土 7月30日,由北京市团城演武厅管理处主办的中国古代盾牌文化展在京拉开帷幕。该展览从盾牌历史、种类、形制、实战运用、相关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盾牌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盾牌延伸出的文化内涵与意义,以一种兵器的视角,窥探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局,堪称一道历史感十足的消暑文化大餐。 这次展览,汇聚了国内历史中各个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盾牌展品。比如由湖北荆州李家台四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人龙凤翔舞图漆盾,木胎,髹漆,盾正面用红、黄、蓝三色绘三角形云纹,反面绘六组龙纹,图案描绘的是一幅舞者与苍龙、鸾凤相率而舞的神奇而热烈的场景,表现了当时楚人祈求和平安康的美好心愿。 据策展人张巍介绍,本次展览中虽然展品数量并不多,但所有参展的古文物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展品都是由策展方联系多家博物馆以及相关组织才借到的—— “比如‘双虎头型漆木枕’ 。前几年去湖北调研的时候就留给我很深的印象,这次办展就把它借来了。 ”张巍表示,这也是她在本次展览中最喜爱的一件展品。“双虎头型漆木枕”制于西汉年间,从外形上似乎并不能让人理解它与盾牌之间的联系,而在枕头底部安插的一个把手,似乎可以说明这件文物的制作灵感来自于盾牌。据张巍介绍,古人对于一件器物的理解会融合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刀币,很多器物相比于原来的用途,更多的是它的艺术价值,人们也能借助这些文物去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再比如上文说的枕头,用这个造型来制造枕头,除了在艺术上的考量之外,当时的人们相信用盾牌似乎也可以保护自己的睡眠。而老虎又代表着“攻击性” ,就好像中国古代的盾牌一样,不仅仅是用作防御的工具,也可以是进攻的武器。展览中像这样有意思的展品还有很多。所以说,虽然展品的数量并不多,但本次参展的文物不以量而是以“质”来获得观众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明代《武备志》记载复原的燕尾牌也在本次展览中展出。燕尾牌宽一尺、高约五尺,上平,下呈燕尾状,正面中间略突,形如鱼背,绘有龙虎神怪等彩画,反面有系带和挽手,便于抓握。燕尾牌多以桐木制成,质轻而硬,使用时,人伏于牌后,侧身而进,掩蔽身体,能有效抵挡对方兵刃矢石的进攻。 盾牌产生以来在冷兵器时代所发挥的巨大防御作用,使“盾”字超越了兵器范畴,成为防御、守护的象征。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历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形成了防御性的国防文化传统。而国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硬实力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继承和发展防御性国防文化传统,对于提高军事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感召力,促进世界和平也有着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