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白 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教...
【核心提示】当代诗歌需要的,是以开放而健全的圆融心智,在“诗”与“思”的诚恳而又睿智的平衡当中,以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来理解自身的文化本质,以深度加入外部世界...
核心阅读 批评家既重视名家力作与新人新作的评论与推介,又着力于文学状况与创作发展的年度概述与宏观考察,紧密联系文学创作,强化了批评的介入性,增进了现场感 批评家对现...
●什么是文学“边地”? ●20世纪以来,人们对边地文化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边地”和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理解“边地”的价值与意义时,容易...
在世界文学格局中,中国文学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如美国比较文学学者纪廉所说,“只有当世界把中国与欧美这两种伟大的文学结合起来理解和思考的时候,我们才能充分面对文学...
【核心提示】地域与空间视角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生动的观察方法,地域文化的研究素材和眼光都是为了丰富文学本身而存在的,因此无论我们选择以哪一种地域因素作为研究切入点...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
8月20—21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和西北大学主办的“中国文艺长安论坛”首届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各高校、各地文联及首批国家级“文艺评论基地”的专家学者...
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提议中英两国在2016年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巨匠逝世400周年。目前,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纪念活动已经在两国陆续展开。在英国,共同...
真正使学术争鸣成为文艺理论健康发展的常态,学界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获得理论认识上的自觉。 首先,一定要从学理上真正认识解决文艺理论发展不能缺少学术争鸣的道理所在。从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