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一部读不完的书。 《项羽本纪》中记载鸿门宴的一段,短短千余字,太多细节值得发覆。其中记座上诸人位次仅一句,曰:“项王、项伯东乡(向)坐,亚父南乡(向)坐。...
倪文尖《香港的情与爱--从王安忆到张爱玲》 摘自:《世纪中国》 比较文学据说已经式微。其实,作为人类最悠久、普遍而有效的一种思维方式,比较,还是大有市场,比如近年来兴起...
原载于《亚洲周刊》 电影《色,戒》较之原著小说,令我更感动,它也使所有改编张爱玲小说的影片逊色。 李安把张爱玲的小说《色,戒》搬上荧幕,未公映已先轰动。本刊上期有专...
一 在张爱玲接受史上,傅雷1944年发表《论张爱玲的小说》,具有重要意义。与同期张爱玲解读相比,(注:《论张爱玲的小说》在1944年第五期《万象》发表以前,新中国报社曾于1944年...
严格来说,50年代中期张爱玲已写完她最好的作品。以后的四十年与其说张爱玲仍在创作,倒不如说她不断地被创作:被学院里的评家学者、学院外的作家读者,一再重塑金身。张爱玲...
想象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 作品介绍: 一部名著或一代名家的文学生命史,其实,也就是它持久地经受住历代读者的审阅暨历代论者的评判的历史。于是,也就有了本书的阅...
张爱玲的小说《多少恨》是这么开始的: 现代的电影院本是最廉价的王宫,全部是玻璃、丝绒,仿云石的伟大结构,这一家,一进门地下是乳黄的;这地方整个的像一支黄色玻璃杯放大...
1. 探讨张爱玲的精神境界,是张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与张爱玲的创作相关联的诸多命题,往往都是充满矛盾的。在我看来,这一直是张爱玲的研究者在表达上所存在一种显明的语...
1. 评价张爱玲的作品,必将指向现代性的思考。对此,学界先后有三类论述:其一,如夏志清,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确认张爱玲在宗教关怀、道德表现、心理描写等方面超出了同代中国...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因为“清真”食品引发的事件屡见不鲜。2013年4月,河南周口市福来顺涮锅店挂清真牌子公开售卖非法食品(猪肉)被当地穆斯林发现,各清真寺坊间群众自发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