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总书记讲话 探求批评的中国视野 2016年,中国文学批评界继续发出中国声音,有力回应时代、人民和文本自身的有效位置。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
内容提要: “空间维度”是指文学史研究中的物理空间或地理空间。从空间维度出发研究中国文学史,可以将视野延展到各民族文学,从而建立起“中华文学”的大格局;可以将同一时...
日本生态文学批评经过十多年的译介,将这一批评的核心概念“地方”(place)与日本的传统美学概念“场所”结合,不断挖掘“场所”的生态内涵, 掀起了生态文学批评本土化思潮。野...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文学开始出现了某种消费化的审美倾向,这种现象显示了一定的时代意义。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之后,文学因过度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开始出现危机。文...
古代诗学的内在演进理路表现为由“学诗”到“诗学”的逐渐过渡。“学诗”的主观意图与实际内容在于通过有目的的研习与探究去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规律。古代“诗学”由“...
骈文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宽泛的文章体类,形式上的自足性和内容上的兼容性为其突出特征。一般认为,骈文在汉魏之际已经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骈文对骈俪、隶事、藻饰和声...
新材料向来在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早期文学史而言,更是如此。新时期关于先秦文学史的写作,已普遍注意征引出土文献,但这种征引主要还是从既定架构或...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需要历史和现实文化资源的支持,没有本土文化资源的滋养,也就没有中国精神、中国话语的内在底蕴。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需要发掘和借鉴古代的文学理论资源,...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 平(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 党圣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梁晓声(北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