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王岳川:大众狂欢的网络与电视文化

    2017-11-10

    文化研究有两个最主要的领域,一是电视文化研究,二是网络文化研究。就电视文化而言,因图像具有时效性,反映现实文化快捷的特点,就需要批评家对现实具有相当深入的批判的能...

  • 周宪:后现代与知识分子

    2017-11-10

    关于后现代的种种特征和变化,学术界委实谈论得不少。各种诊断和判断汗牛充栋,各种学说纷然杂陈。毫无疑问,最喜欢谈论后现代的恐怕非专家学者莫属。从法国后结构主义者,到...

  • 廖申白:农耕文明中国之省思:从人工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谈起

    2017-11-10

    [摘要]农耕文明中国在给人类带来历史性的文明进步的同时,也造成独特的文化观念的现 实。它的成就令华夏子孙自豪,但也有重要的值得省思的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待人工...

  • 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的多元化

    2017-11-10

    汤恩比在他的名著《历史研究》中分析人类种种文明兴衰史时,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这句出自西方巨匠之口的预言,时时出现在华人的学术演讲和著作中,用以自...

  • 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

    2017-11-10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当代视觉文化的一种悖论性现象:人为设计的视觉形象的膨胀和自然形象的匮乏。于是,人们从刻意策划的人为形象文化中逃避出来而亲近自然,便成为一种潜在...

  • 周宪:现代性的张力——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

    2017-11-10

    早在1863年,以《恶之花》而震惊西方文坛的波德莱尔,对现代性作了一个经典界定:“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注:波德莱尔:《现...

  • 庞朴: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世界文明走向的两种相反预测

    2017-11-10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它本是一条道德箴言,指导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不同意见。它所依据的则是一条哲理,一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规律。 万事...

  • 王铭铭:文化史,从梁启超那里“再出发”

    2017-11-10

    近来国内讨论新史学、历史人类学之类的学者,人数渐渐多了起来。这些学术新名目,易于使人肃然起敬,也易于使人联想到“东施效颦”。新名目下的确帮助了学者创作出他们的佳作...

  • 周宪:文化研究:为何并如何?

    2017-11-10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讨论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崛起反映了“后革命时代”知识政治的某种内在要求,关于它的论争体现出人文学术知识内部以及学者...

  • 周宪:文化研究的“去经典化”

    2017-11-10

    我属于“四人帮”倒台后有幸上大学的那批人,经历了长期“文化剥夺”,患有严重的“文化营养不良症”。记得当时学校图书馆分批解禁各种图书,我们这些亟需“恶补”的人飞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