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①。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 此诗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来历,二是有新意。 说它有来历。主要是指...
秦时明月汉时关①,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②,不教胡马度阴山③。 赏析 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王昌龄这一首有名的边塞七绝,其妙处...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万俟咏这首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题作《送春》,大抵...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
山中 长江悲已滞[1],万里念将归[2]。 况属高风晚[3], 山山红叶飞。 赏析 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是王勃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2)漫游巴蜀时写的。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 唐诗中,固多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不...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複道奉恩时。 同样是抒写失宠宫嫔的幽怨,表现她们内心的深刻痛苦,在王昌龄笔下,却很少艺术上的雷同重复。《长信秋...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长信秋词》是拟托汉代班婕妤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作的。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
在晚唐文坛上,有一批现实主义诗人作家,用匕首投枪般的讽刺诗歌杂文,尖锐揭露抨击垂亡的唐朝黑暗腐朽的政治。唐朝末期,藩镇混战,宦官专政,朋党之争愈演愈烈,加之后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