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燕》(《收获》2017年第2期)是张翎第二部以单个女性为主题人物的长篇小说。依据对她小说的阅读积累,读者会猜测出这些落点:一个人名、一对男女、一份情感、一种境遇。若...
深入生活无疑是根本性的,但在今天,作家也许首先要面临一个“阅读生活的能力”问题。当此大转型时代,日常生活瞬息万变,难以把握。作家能写到什么程度,往往取决于对时代生...
成都凸凹的小说集《花儿与手枪》(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母题,即面对历史的迷雾里的“追逃”。这是作家精心构建的一个暗喻,这一暗喻在作者的笔下...
放眼当下时代的中国文坛,那些思想艺术风格成熟的作家,都在以小说虚构的方式,在纸上想象建构着自己带有标志性的地标式艺术建筑。莫言有他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有他的商州世...
摘要: 移民作家邓一光以移居地深圳为书写对象书写了大量深圳系列小说,深圳这座城市在作家心理及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呈现出独特的都市经验和精神气质。在现代的移民都市里,...
在中国文学中,《水浒传》和《红楼梦》可以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相当于壮美与优美之别。对应于文章肌理,也就一个写意,线条粗放而有劲道;一个工笔细软。顾随说《水...
1990年代以后,当年热衷于叙事迷宫、形式试验的先锋小说家集体开始了“现实化”转向,无论是格非、余华还是苏童,从题材到风格,都有着明显的“去历史化”之后的“再历史化”倾...
李朝全的《国家书房:“中国好人”金兴安和第一家农家书屋》是一部由书来写书屋、由作家来写作家的报告文学。作品主要记叙安徽作家金兴安如何回报乡梓,创办全国闻名的蒋集镇...
20世纪80年代末,作家王蒙与青年评论家王干进行了为期10天的文学对话,对话内容涉及文学的诸多问题,既有对文坛状况、文学流派的认知评价,亦有对文学本质、文学评论等的理性研...
假若从代际的观念出发考察当下中国文坛,你就不难发现,在那批越来越引人注目的70后作家中,李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视为一种带有鲜明另类色彩的存在。李浩的另类色彩,一方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