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般读者而言,读《水浒传》时,也许不必像学者那样取正襟危坐的研究架势,也未必一定要成为百家讲坛式的流行说法,但读法还是应该讲究的。 《宫崎市定说水浒:虚构的好汉与...
百回本《西游记》自明中叶诞生后,迅速掀起一场神魔文化热,先是明代的神魔小说流派异军突起,与历史、人情小说并驾齐驱,共同构成明清小说的繁盛,历代续作不断,或借机续貂...
与过去叙事学研究的归类不同,本文关于《西游记》的时间艺术处理,将与小说的空间布局紧密联系起来。这主要考虑到中西叙事学的本原不同。叙事学兴起于西方,其理论依据与实践...
《瓶梅闲笔砚》, 梅节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2月版,29.80元 中国四大古典奇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都有作者、版本之 谜。但前三部作品的作...
一 三联书店所出马幼垣先生的《水浒论衡》,其《架空晁盖》一文,语涉大陆1975至1976年之际的“评水浒”。粗阅之下,觉得马先生对于晁盖在《水浒》中如何被架空的搜罗汇总工作,...
我主张《水浒传》成书在嘉靖初年之说,引发一些学者的质疑问难,为此已写过一篇答辩文字,今萧相恺、苗怀明先生再度问难,也不能不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坚信学术问...
马幼垣先生在《水浒论衡·架空晁盖》中说,《水浒传》是“讲穷途末路、争取生存、谋求自保的故事”,“并不是什么农民起义”。 他在《水浒二论》(三联书店07年北京第1版第1次印...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以下简称“李本”)是现存较早的《西游记》评点本,关于它的评点者,学术界一般根据明末清初人盛于斯《休庵影语》和钱希言《戏瑕》的记载认为是叶...
竺洪波同志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的教学和研究,学术上颇有建树。近年来,他深感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小说研究中,浮躁学风盛行,低层次高密度重复现象则愈演愈烈。有鉴于...
郑爱月儿是《金瓶梅》中出场较晚离场较早的短线索人物,但她并不是一个为了场景描写的需要而用来“凑数”的人物,也不是一个仅为了过程叙述的需要而出现的“过场“人物。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