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书、一幅画、一首音乐出发,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并不是“爱屋及乌”或“信口雌黄”。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艺术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要使文艺作品成为“高峰”,首先须得在精神、气质和血脉上同这个时代紧密相连、息息相通。任何与时代隔膜、疏离或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作品,不管技巧上做何努力,都不会产生...
当下,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消费主义弥漫的世俗化时代,作为一个时代之光的英雄和英雄形象在现世的狂欢中正逐渐被淹没。然而,当我们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文学书写...
文艺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文艺标准,运用历史的、人民的、美学的、艺术的观点,对以文艺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艺现象进行鉴赏、阐释、分析、判断、评价的理性科学活动。在文艺的发...
众所周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批判,这一分析批判开辟了一种属于马克思视域的“现代性诊断”“现代性反思”和“现代性批判”的独特理论路径。然而...
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我国的语言研究也开启了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中国语言学界最重要的学术刊...
文艺高峰的出现,除客观社会环境外,创作主体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文艺家生活阅历越丰富,思想就越丰富;积累的思想文化资源越多,并且站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前沿,就更能创作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基本立场、主要观点、方法和倾向。马克思恩格斯所接受、研究、批评的文艺实践,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
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都经历了由口头传播到书面化的发展过程,从文本形态上讲,则是由歌诗向诵诗的演变过程。这一规律在《诗经》《楚辞》及汉乐府诗的现有文本中都可以找到明显的...
以阐释的视域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发展进行反思,是构建对现实有解释力同时又有公共性的当代中国文论的重要路径。7月25—27日,第五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建”高端学术论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