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文论建设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时代性进步,具有很大成绩,但是文论话语体系建构却尚未完成,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这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到主客...
我是顽固的挺鲁派,从初中到今日,始终如此。我最近特别高兴读到一些极不相同的人如吴冠中、周汝昌、徐梵澄、顾随等都从不同方面认同鲁迅而不认同周作人、胡适。这些人都是认...
内容提要:鲁迅希望利用回忆弥补心灵和运用回忆来抵抗现实的芜杂、荒凉和黑暗。回忆的时间不是现实的时间,它属于边缘时间,在边缘的时间里作者通过回忆时间的交替、更新、颠...
“在腾冲的国殇墓园,一望无际都是战士们的墓碑。我想这些都是很年轻的人啊!我一个人在那大哭了一场。回来以后,就觉得有了底气。” 孤独的长跑 在90岁生日到来前,宗璞终于为...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议题,自提出以来,引发了持续的讨论。除“抒情传统”本身的构造性、海外学人特定的文化政治立场外,试图在“革命”“启蒙”之外,将“抒情”树立...
内容提要:马华旅台作家是台湾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创作力量,其中又以小说创作为其最重要的成就。这些小说家身为华人的后裔,出生于马来西亚,大学留学在台湾,成名和就业也在台...
内容提要:在1940年代的西北现代诗歌运动中,诗人冯振乾在诗歌创作、理论探索、诗刊编辑、指导青年创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诗作兼具沉郁、忧愤与悠远、静思之美,融合了新...
近几年,石一枫的当代都市题材小说完成了某种不动声色却颇为深刻的转型,大致来说,是从“青春三部曲”①(《红旗下的果儿》《节节最爱声光电》《恋恋北京》)向《世间已无陈金...
内容提要:在老舍的重庆想象中,重庆作为民族国家的象征,拥有对北平性格进行评价的权力,北平故事被控制在国都重庆/民族国家的观念框架中,主要人物的城市去留策略,满足了老...
内容提要:“当代文学历史化”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这种“历史化” 追求一种客观中立的学术立场,希望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分析作家作品的“审美”“艺术”“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