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莫里森的小说《天堂》通过多重历史叙事、交叉历史叙事以及历史叙事神话化,将黑人小镇的历史叙事与个体叙事相结合,展示全黑人小镇主流居民构建漆黑黑人的神圣纯黑性以及...
【内容提要】 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塑造了一些“不合适”的母亲,表现出对以圣母玛利亚为代表的基督教母性的极力推崇。这些母亲形象有助于乔叟探讨潜在的权力运作机制、社...
摘要: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以其内蕴的复杂性和表达的客观性引发无数争议,而它对自十月革命以来所营造的"大历史"观的解构以及通过抗拒历史而追求人的精神完整性的内容...
内容提要: “英国状况问题”(the Condition of England Question)是19世纪英国文学和社会批评中的一个关键词,具体指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卡莱尔、恩格...
【摘要】 新时期以来,对于美国的文学研究成果的译介,一直没有中断且成绩斐然,对于中国的文艺学研究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美国学界采用自然科学理论及方法进行文学研究这...
摘要 :《乔·特纳来过又走了》是美国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招牌作品。剧中威尔逊通过自己的舞台化身、黑人巫师拜纳姆讲述了失去并找到自己的“歌”的经历;同时,他通过拜...
摘要: 艾丽丝·沃克的《梅里迪恩》是一部以民权运动为背景的社会问题小说。沃克利用反叙事批判了美国白人社会在科学幌子下制造的黑人女性道德低下的成见,并揭露了美国对黑人...
摘要: 作为信奉加尔文教义的新教国家,英国虽未成就辉煌的视觉艺术,但17世纪英国诗人与欧陆艺术的频繁接触,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视觉意识,其作品的视觉色彩厚重,搭配反差强烈,空间...
摘要: 保罗·马尔登是在上世纪北爱尔兰政治动乱中成长起来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形成对北爱历史困境的回应和反思,体现出对政治暴力特有的敏感。本文拟引入阿甘本关于“生命政...
1870年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6月,一代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去世。这位小说家兼社会批评家的离世,不仅意味着维多利亚时代失去了代言人,也标志着19世纪英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