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玛乔瑞·帕洛夫诗学批评述评

    2017-10-17

    摘要: 玛乔瑞·帕洛夫教授长期致力于现当代诗歌艺术研究,尤其是先锋派实验诗歌与其他各种艺术领域内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帕...

  • 莫里森作品经典化问题的后殖民审视

    2017-10-17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莫里森作品"研究热"现象,以莫里森作品的经典化进程为研究对象,指出不仅意识形态、评论界、经典性、各类奖项、学校教育等传统认定的因素在此过程中起着不可...

  • 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空间建构——以《一位女士的画像》和《美国人》为例

    2017-10-17

    摘要: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虽然总体上延续了传统小说线性叙事的特点,但是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叙事作品的形式特征,蕴藏着大量的空间隐喻。詹姆斯在《一位女士的画像》和《美国人》...

  • A.S.拜厄特的“冗词”与语言焦虑

    2017-10-17

    摘要: A.S.拜厄特的学术敏感和理论自觉不仅体现在其小说选材上,也蕴含在她注重描写、文辞冗繁的语言风格中。这种语言风格既与现实主义作品倚重细节的传统一脉相承,也体现出一种...

  • 女性主义的空间探索与阶级意识——论《玛丽·巴顿》中盖斯盖尔夫人的政治想

    2017-10-17

    摘要: 以盖斯盖尔夫人为代表的维多利亚早中期小说家(尤其女性小说家)大多描述了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探索,女性在工业城市空间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身体解放和政治能动性,于是女性主...

  • 阿诺德的文化观与《无名的裘德》的资本主义批判

    2017-10-17

    摘要: 马修·阿诺德倡导希腊精神的复兴,并试图塑造超越阶级、个人、民族的优秀文化;小说家哈代则将其笔下的威塞克斯世界塑造为一个若有若无地存在于"习俗与教育"之间的"边界之...

  • 《克兰福镇》的反讽——与米勒先生商榷

    2017-10-17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克兰福镇》的反讽,对希利斯·米勒先生在《解读叙事》中的解释提出了怀疑。米勒将小说解读为纯粹的女性主义小说,认为小说的主题乃是反对“父权”和...

  • 从《理智与情感》看“思想之战”

    2017-10-17

    简·奥斯丁(1775-1816)说,她写作有如在一小片象牙上工笔绘画,所涉不过乡村中三四户人家的一小段生活。[1] 然而她的小说自1811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影响持续而深远。为...

  • 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

    2017-10-17

    《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以下简称《约瑟夫传》,1742年出版。这是菲尔丁的第一部小说,情节略嫌芜杂,组织也比较松散,还有一些前后矛盾,甚至词句不通的地方。但是这部小...

  • 想象与现实的痛苦: 1800-1850英国女作家笔下的家庭女教师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章通过分析英国19世纪上半叶三位女性小说家笔下的家庭女教师形象(简·奥斯丁的简·费尔法克斯、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来展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