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苏格兰当代诗人道格拉斯·邓恩为亡妻写的《挽歌集》是“成功的”、“健康的”悲悼,一方面,它不同于以拒绝悲悼和抚慰为特征的现代“反挽歌”,同时,它也异于以神...
内容提要: 在莎士比亚“亨利三部曲”和第二四联剧的最后完成《亨利五世》中,亨利五世作为完美的英雄王者而出现于公众视野。但在第四幕第一场,莎士比亚揭示了这位王者的秘密...
内容提要: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喜剧。莎士比亚所有的戏剧创作,都有或单一或多元的素材来源,即对其艺术构思产生直接影响的“原型”故事,《威尼斯商人...
内容提要: 作为王尔德本人乃至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画像》对艺术与美的思索和表达极具风格化,也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结合拉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某些理论对...
内容提要: 艾丽丝·门罗宣布《亲爱的生活》将是她最后一部作品集。尽管她是否真的自此退休尚无定论,但我们不妨把这部作品看成作家对其创作实践与写作生涯的一个总结。本论文...
内容提要: 勃朗特姐妹把哈沃斯村贫瘠的高沼地作为徜徉和梦想的浪漫之地,而来哈沃斯村凭吊的“文学朝圣者”则进一步将其浪漫化。浪漫色彩将贫困转化成了抒情诗。但面对同一片...
内容提要: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作家在写作题材等方面备受限制,尤受“家庭天使”女性意象的掌控。夏洛蒂·勃朗特因创造了与“家庭天使”大相径庭的简·爱形象而饱受批判指责...
内容提要: 娱乐性和通俗性不仅是狄更斯小说之经典性的生成方式和途径,其本身也构成经典性成分。大众阅读趣味引导了狄更斯的创作,其小说的娱乐性、通俗性也迎合了大众的阅读...
内容提要: 门罗的短篇小说《我年轻时的朋友》具有代表性,以其多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母女关系为主线;它也具有独特性,故事中的母女关系隐喻新旧两种女性文学范式。表面上看,...
内容提要: 将古英语诗歌中的荒野景观置于空间理论视阈下考察,它们呈现出多层次含义:既表现为《贝奥武甫》里与文明空间的对立存在,也可具象《流浪者》等抒情诗歌中人物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