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评论:汉字背后有庞大的文化基础

    2017-11-16

    这些年出版的书,能让人拿在手中摩挲把玩的,越来越少,《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肯定算一本。此书为晚清刘树屏主编,1901年初版,是当年民国小学堂的通行教材。新版的《澄衷字课...

  • 当“你懂的”成为公共语言

    2017-11-16

    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一定是委婉和礼貌,也可能是隐瞒和自欺 人们生活世界里的禁忌和限制造成了语言交流的阻塞和暧昧,但却无法消除语言交流需要本身。于是,许多似是而非的说...

  • 教育时评:请让“语言伤害”远离学生

    2017-11-16

    近日,在县城读七年级的外甥女来到我家做客,当我问及在城里上学的事时,外甥女告诉我,她的班主任上课时很爱挖苦讽刺学生,在开学初的一节课上,由于她答错了一道题,老师就...

  • 方言:真正的语言

    2017-11-16

    或许可以说,方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因为严格讲,所有人都在讲方言。有人可能说自己生下来就是一个普通话的环境,从来不用方言说话。其实这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比方胶东...

  • 取“貔貅”而舍“老妪”是导向偏差

    2017-11-16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中,学生们对“貔貅”、“蓬户瓮牖”、“胼手胝足”这些词信手拈来。为了参加比赛,选手们熟背字典,所以面对生冷偏僻的难字,大部分选手都...

  • 评论:网络热词需要历史沉淀

    2017-11-16

    从4月1日起,“河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高大上”、“白富美”、“女汉子”、“喜大普奔”等网络词汇,不能出现在政府的红头文件和教科书中...

  • 俩老外为保护汉语方言办“乡音苑”让我们汗颜

    2017-11-16

    一个中文名叫司圆直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到中国的北大光华学院来任教,迷上了中国方言。后来他遇上了在中国留学,同样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同样痴迷中国方言的柯祎蓝(他这个...

  • 评“汉字听写”:切勿矫枉过正失初衷

    2017-11-16

    近日,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江苏省选拔赛上,选手们不打无准备之仗,纷纷背诵各种字典、甚至是《康熙字典》之后,信心满满地上场。但做足了功课的同学们,很多却败兴而归。这又...

  • 规范使用网络语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017-11-16

    4月1日起,“河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像“高大上”“白富美”“女汉子”“屌丝”“喜大普奔”……这些网络词汇,不能出现在政府的红头文件和...

  • 对汉字多一份敬畏

    2017-11-16

    如今,不认识几个英文词,还真有些“跟不上时代形势”。随便翻起一份中文报纸杂志,“wifi”“CBD”“VIP”等外语词俯拾皆是,仿佛一步跨入“国际化”。但与此同时,国人提笔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