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英国霍加斯出版社今年策划了一套重写莎士比亚的丛书,名为“霍加斯莎士比亚”。该套丛书邀请当今英语世界著名作家重写莎士比亚的名著,希望能够激...
摘要: 本文探讨1910-1920年间风靡巴黎和伦敦的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创作的影响,认为该舞团激发了伍尔夫去刻意追寻小说的新的表现形式,并由此提出了"封...
摘要: 马歇尔·布朗的《啃噬心灵的牙齿》是一部有关音乐与诗歌关系的论文集.该书不仅对音乐作品作出了非常专业的的分析,还对几个世纪以来的文学文本与哲学文本作出了学术性的...
内容提要: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才华卓著,却屡遭误解,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被指缺乏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其首创的“推理小说”也仅仅被认为是坡用以娱乐大众的一种谋生手...
摘要: 盎格鲁-撒克逊英雄史诗的行间音顿在原文字手稿中并不存在。作为一种诗歌音韵修辞,它在现代文学出版物中被挖掘体现出来,但又从现代英语翻译中消失。除了诗歌韵律学上...
凭借《伊库斯》《上帝的宠儿》等作品而饮誉世界的英国著名剧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爵士于2016年6月6日病逝在爱尔兰考克郡,享年90岁。作为二战之后涌现的第一代剧作家,彼得...
摘要: 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改写文学有着悠远的传统。但战后西方出现的莎剧改写盛事却不同于此前的改写实践:在"后"文化生态作用之下,当代改写成为了一种后现代意义上的再写...
摘要: 从文学伦理学的视野重新解读文学名著,不仅有利于全面认识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而且为深入阐释作品的主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视角,以“为父...
摘要: 《爱的进程》是艾丽丝·门罗1986年发表的同名小说集的开篇之作.作品中,门罗将坚定的现实主义与对爱情的各种假设结合到一起.小说不展开情节,也不塑造人物,破坏了传统小说的...
摘要: 赖特俳句中对意象的营造、抒情主体性的独特显现以及读者互动参与式的阅读所带来的不同凡响的阅读效果,这些都使他的诗歌创作打上了很深的现代主义烙印。在全球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