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9·11”之后美国文学发生了什么

    2017-10-29

    自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挑战与灾难丝毫不亚于上个世纪初。人们在欢呼科技文明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便利时依然感到心悸、焦虑与不安。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领土争端和区域...

  • 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只是一个翻译问题

    2017-10-29

    中西文化交流尚存在时间差和语言差 就中西文化交流而言,还有两个特殊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即时间差(timegap)和语言差(languagegap)。 所谓时间差,是指从清末民初算起,中...

  • 中国文学如何有效地走向世界?

    2017-10-29

    讨论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在当下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课题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上海举行的一次中国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当一群中国作家正喋喋不休地谈论中国作家为何没有获...

  • 津村记久子获川端康成文学奖

    2017-10-29

    以遴选年度最佳短篇小说为特色的日本第39届川端康成文学奖日前揭晓,现年35岁的女作家津村记久子凭借小说《水塔与龟》摘得桂冠。向来以刻画白领日常生活和心态见长的津村记久子...

  • 世界文学构成中国当代文学的背景

    2017-10-29

    【核心提示】中国文学之所以在海外影响力不尽如人意,其重要原因在于语言文化的天然隔阂。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形式和叙事方式,决定了中西文学之间巨大的鸿沟。我们看来十分...

  •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互不理解是种族问题一贯的隐喻

    2017-10-29

    《黑女孩/白女孩》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写过很多书,多得连她自己都记不清到底写了多少(足有100多本)。作为一名作家,她的创作面很广,她既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

  • 德国戏剧:从追求典范到贴近现

    2017-10-29

    启蒙运动对戏剧的文学化改革标志着戏剧走向精神化道路,但若过于强调文学的精神审美和教育功能,将文学归结于思想性、普遍性和抽象性,则必然忽略戏剧的感官性、具体性和个性...

  • 理性的感伤与感性的天真:帕慕克的小说观念

    2017-10-29

    2009年,帕慕克在哈佛大学做了六场演讲,之后以《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为名结集,于2012年出版。该书贯穿了一条清晰的主线,借鉴席勒关于素朴的和感伤的诗人的划分,帕慕克认...

  • 批评是理性对话——艾布拉姆斯与他的文学批评观

    2017-10-29

    1 M.H.艾布拉姆斯 同情的想象其实也是艾布拉姆斯对待文学理论的态度。同情可以让艾布拉姆斯不拘泥于一种文学理论,而是能够用开放的态度来理解各种不同的理论。而想象则是在理解...

  • 发明诗学:探讨文学的发明性

    2017-10-29

    【核心提示】若对西方古典文论中涉及文学发明的理论观点进行梳理与提炼,可以发现,西方文学理论自古至今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作发明诗学(poeticsofinvention)的理论体系。发明诗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