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详论艾丽斯·默多克《黑王子》的“让他者说话”的叙事艺术。打破“唯我论”是“让他者说话”的前提,通过焦点的移动,默多克引导读者对叙述者“我”的叙事产生...
内容提要: 在早期现代英国的文化语境之中,“法律是什么”的问题,绝不是如白纸黑字一样确定无疑。相反,对于“法律是什么”的回答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建构过程。本文旨在解读《...
摘要: 本文是作者对爱丁堡大学荣休教授、托马斯·卡莱尔研究学会会长伊恩·坎贝尔先生所做的深度学术访谈。坎贝尔教授有近50年的英国文学治学经验,尤在苏格兰文学和19世纪英国文...
摘要: 在当代世界的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英国与其他欧洲民族国家一样,不得不面对一种"自性危机"。在此背景下,当代英国小说名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对"英国性"的反思与建构显现...
内容提要: 乔治·爱略特的思想和她的小说创作与19世纪的科学理论有密切的关系。以地质学均变论和灾变论的争论为切入点,本文分析了爱略特多部小说中的变化模式,得出爱略特是...
摘要: 本文探讨英国当代作家A.S.拜厄特在《吹口哨的女人》中对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一个所谓"自由女性"的特殊群体生存状态的重构。文章从作品内众多"变形"和"伪饰"意象入手,考...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研究《爱丁堡评论》自创刊伊始就带有的反浪漫主义倾向,分析这种文学价值取向背后的政治涵义。本文从文化研究视角切入英国文学研究,指出以《爱丁堡评论》...
内容提要: 在华兹华斯《序曲》第五卷的“阿拉伯之梦”中,大海的崇高审美风格烘托着梦境的崇高精神气质,而梦境的崇高感又是诗人崇高心灵世界的表现。“阿拉伯之梦”作为全诗...
摘要: 华兹华斯通常被认为具有"反科学"倾向,然而对华兹华斯作品所作的整体细读却发现,他对科技发展及运用现状的评价是辩证的:既颂扬蒸汽轮船和铁路等科技成就,又揭露科技滥用所...
摘要: 英国荒岛文学作品以与世隔绝的荒岛作为叙事空间,展示了现代性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了作家对现代人与自然的境况及其命运的认识,表现了作者既眷念现代文明,又崇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