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早在浪漫主义时代,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的地位就高于《俄狄浦斯王》。荷尔德林、施莱格尔和黑格尔等都认为,《安提戈涅》是当时最优秀的作品。但自1900年弗洛...
格奥尔格·卢卡奇(1885—1971),匈牙利著名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哲学家。卢卡奇出生于布达佩斯,一方面,他的大部分作品用德语写就,另一方面,他曾生活在奥匈帝国的中欧德语文...
摘要: 从创作背景看,只有将卡夫卡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独特的思维方式、法律经历和具体的促动事件整合一体,将宏观解释和微观分析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看透《审判》背后的审判,以...
摘要: 2014年的德语文学是伴随着激烈的讨论开始的,文学评论界针对“当代德语文学是否无聊”展开了大论战。本文呈现了论战双方的观点,通过对2014年德语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的呈...
内容提要: 里尔克的诗歌创作中凝聚了独具一格的诗学,其诗学致力于对时空关系和物我关系的新思辨。关于时空关系,里尔克主张取消时间、摧毁时间而凸显空间。他在诗歌创作中试...
内容提要: 作为一门学科的现代诗学,存在着一个“从古典至现代”的转变,这个历史时刻能够以一个人的名字为代表,他就是尼采。本世纪以来,每年出版的有关尼采的书籍,其实超...
摘要: 本文通过讨论斯芬克斯对俄狄浦斯形象的影响,探讨索福克里斯悲剧《俄狄浦斯王》中形象塑造的独特之处。在这部悲剧中,主人公俄狄浦斯靠解谜战胜了斯芬克斯,以才智著名。本...
摘要: 公元4世纪的基督教诗人普罗芭曾作一首集句诗,所有诗行都采自维吉尔的现成诗句,而主题却是重述圣经故事。本文先简要讨论西方古代集句诗的特点和规则,然后分析普罗芭如何...
内容提要: 尼采在巴赛尔大学时期的荷马研究,主要集中在1869年至1873年期间。文章通过分析尼采在这一时期的相关手稿和作品,认为尼采试图在古希腊竞赛氛围的基础之上,思考荷马...
摘要: 在荷尔德林时代,启蒙带来的现代性问题目益显现,批判和克服现代性的自身分裂是当时哲学家和诗人必须面对的任务。与荷尔德林同时代的黑格尔认为,只有哲学可以克服现代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