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草叶集》逐渐被视为美国史诗,惠特曼被尊为美国思想与民族形象的代言人。就惠特曼的创作与美国对他的接受而言,他得益于两位缪斯:爱默生与庞...
一、摄影机眼 阿兰罗布—格里耶说:“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二十世纪是不稳定的,浮动的,不可捉摸的,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心都像是迷宫。我...
“后现代派”的标签 我曾经尝试翻译唐·巴塞尔姆的小说,原因是他的短篇小说乍一看去短小精悍,大部分小说也就是中文三、四千字的篇幅,容易入手。但是,我一动笔,就立即就感...
她突然觉得满目苍凉,而满目苍凉是因为满心的苍凉。但是她依旧坐在海风瑟瑟的阳台上。这里是离海最近的地方,也是她觉得能够静心读书的地方。她总是把她正在读的和想要读的书...
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25岁时,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信札》。两年后出版了带有半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小东西》。普法战争爆发后,都德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创...
《周末》是继《朗读者》之后,伯恩哈德·施林克的新作。《朗读者》给人的震撼里带着作家对二战“蓦然回首”的了悟,虽然不及电影的具象,但抽象中给的了悟更为深远,作为纸质...
乔治·桑,法国浪漫派小说家。1832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迪亚娜》。乔治·桑的小说因发人深省的内容和细腻温婉、亲切流畅的笔触而独树一帜。 “听肖邦读乔治·桑”是2010年纪念...
西方传教士著译的小说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除了米怜的《张远两友相论》之外,大约就要推宾为霖(William C. Burns,1815-1868年,也译作宾惠连、宾惠廉、宾威廉、宾维廉等,①本文采用...
日前俄罗斯莫斯科最大最全书店“莫斯科”公布了已经过去的10年(2000年至2010年)中在俄罗斯读者中最受欢迎的作家。这其中有俄罗斯本土的,也有外国作家,以下是2000年至2010年最受欢...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翻译家) 松家仁之(日本杂志《思考者》前总编辑) “我的翻译工作,常被归为小说家的翻译,我不希望被这样简单对待。”松家仁之(以下简称“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