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诗性叙事及其审美功能——读阿兰达蒂·洛伊的《微物之神》

    2017-10-29

    法国诗评家雅克·马利坦认为,诗歌语言的诗性意义的获取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扫除“逻辑理性”,一是要捕捉“诗性直觉”。[1]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两者内含深厚的情感...

  • 乔叟的梦幻诗和欧洲中世纪梦幻文学传统

    2017-10-29

    纵观乔叟的六部主要诗作,《公爵夫人颂》、《声誉之宫》、《百鸟议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贞女传奇》和《坎特伯雷故事》,可以看到两种主要的结构模式,即梦幻...

  • 诠释、过度诠释与逻各斯——略论《玫瑰之名》的深层主题

    2017-10-29

    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尔托·艾柯(Umberto Eco, 1932-)的长篇小说《玫瑰之名》(Il Nome Della Rosa),是一部可以雅俗共赏的奇书。“俗”的一面:小说讲的是14世纪教会内部为争夺一部珍贵历史手...

  • 索尔仁尼琴的文化乡愁

    2017-10-29

    8月7日,早报评论版刊出乔新生先生的文章《我们是否需要永远的索尔仁尼琴》,认为索尔仁尼琴是“投奔西方自由世界”,且索尔仁尼琴“在巨大的风险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物质利...

  • 乔治·艾略特与维多利亚时代的责任观念

    2017-10-29

    一 “责任”(duty)在英国文化传统中由来已久,到19世纪时更为突出。莱昂内尔·特里林在谈论简·奥斯丁时说,责任是19世纪英国文化中的一个核心观念,但他也认为,那时侯的英国人“...

  • 探析《天路历程》与《农夫皮尔斯之梦》的创作关联性

    2017-10-29

    一、绪论 《农夫皮尔斯之梦》(The Vision of Piers the Plowman)由与乔叟同时代的英国诗人,教会小职员威廉·朗格兰(William Langland,1332—1400)创作的头韵体长诗,是最伟大的英语诗篇之一...

  • 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

    2017-10-29

    童话作为一种以幻想为基本特征的文学样式,较多地留存了神话的某些特质,具有人类童年的某些思维特征,“本质与神话、世说实为一体”,[1]“是原人之文学”。[2]因此,在童话看...

  • 西方中世纪季节辩论诗初探——以《冬天与春天》为中心

    2017-10-29

    一 季节的变换是西方中世纪辩论诗的重要主题,作为最容易为人所觉察的自然景象,季节的变换当然不可能迟至中世纪才进入诗人的视野,古希腊的诗人早就有歌咏季节的诗篇,斯特西...

  • 清丽的声音:形式主义批评+文化批评——评帕洛夫《诗歌的破格》

    2017-10-29

    玛乔瑞·帕洛夫的(Marjorie Perloff)《诗歌的破格: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抒情诗论文集》(Poetic License: Essays on Modernist and Postmodernists Lyric, 1990)共收有15篇论文,“分别写于1984至1989年间”...

  • 英国文化视野下的艾略特诗歌

    2017-10-29

    对T. S.艾略特诗歌的研究自从其《荒原》(1922)问世以来一直是评论界的经常话题之一。这方面的论文和论著很多,但从英国文化角度切入的却不多见。本文以英国文化的主要表征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