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对周有光的尊敬,也是对历史的敬畏

    2017-11-16

    1月14日,周六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1月14日凌晨3点半,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1月13日,他刚过完111周岁生日。这位生...

  • 得师法 创新说

    2017-11-16

    20年来,我一直努力读透《汉语语法学》。当年深读,心得就多达200余条,后来更催生出自己的博士论文、若干个国家和教育部项目,以及自己的博士生、硕士生的选题。 总体来说,读...

  • 守正创新 让辞书编纂少些遗憾

    2017-11-16

    辞书编纂有时需要一段青春,有时需要一辈子,有时需要几代人的接力。 《现代汉语词典》编纂了22年,《牛津英语词典》编纂了70年,《辞海》编纂至今已80年,但仍在路上。耗时长、...

  • 段子:新的暗号和代码

    2017-11-16

    这两年,似乎已经形成套路:雾霾会成为每年最后的记忆。2016年12月,雾霾最严重的那几天,我在微博上、朋友圈里,看到了好多与雾霾有关的段子,甚至还有公号把这些段子集合起来,不断有朋...

  • 别让粗俗网语玷污中文之美

    2017-11-16

    “蓝瘦,香菇,本来今颠高高兴兴,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去年10月,广西南宁一小伙失恋后录的一段视频在网上爆红,他一口标准的“桂普”让“蓝瘦香菇”这个词组一夜之间火遍大街小...

  • 专家:海外华文教育需相向而行

    2017-11-16

    中新社烟台12月26日电 (张玉雷 王琪)新西兰-中国文化教育交流协会主席招晖26日在山东烟台表示,海外华文教育需“相向而行”,不仅需要中国政府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也需要海外华...

  • 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

    2017-11-16

    记者:年末的各类汉语盘点,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流行语的鲜活生命力;与此同时,也有诸多名家对一些低俗、庸俗的词汇表示反感甚至痛恨。您认为应当怎样看待网络流行语现象? 姚喜双:互联...

  • 解开女书传世之谜(图)

    2017-11-16

    感受讲述者 唐朝晖是湖南湘乡人,现居北京。他原本是《青年文学》杂志执行主编,正当事业顺风顺水之时他却突然辞职,一头扎进“非遗”项目“女书”的偏僻村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

  • 守护汉语表达的纯正优雅

    2017-11-16

    现代汉语,特别是网络语言日渐粗鄙化,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自古以来,语言都是讲求高雅、追求诗意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今中外不乏好诗妙句进入日常生活的范例。譬如...

  • 热词带来冷思考从2016年“十大流行语”看价值观的变迁

    2017-11-16

    热词 供给侧 上榜背景: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后,“供给侧”成为高频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前景令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