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布洛赫 《未知量》并不是一本很容易读得下去的作品,这或许可以反过来印证,半个多世纪以来,布洛赫的小说缘何一直不见中文译本,即便他在欧洲文学界早已声名鹊起,并...
摘要:易卜生创作的第一部戏剧《凯蒂琳》讲述了古罗马贵族政治家凯蒂琳的反叛及灶神庙女尼弗瑞亚对他复仇的故事。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理解这部作品及其主角凯蒂琳的形象提供...
摘要:在赫塔·米勒的作品中,有三部集中探讨诗学问题的文集对于深入理解和分析其文学作品至关重要。本文以赫塔·米勒这三部文集为基础,以她的两个诗学核心理念"虚构感知"与"镜中...
摘要:史诗《伊利亚特》开篇冠有一段开宗明义的序诗(卷1.1-7),其核心主题"忿怒"、"苦痛"、"分离"、"宙斯的意愿"等其他相关主题共同构建了史诗的内在结构与精神意蕴,对理解整部《伊...
扬·瓦格纳 弗兰克·威策尔 燕妮·埃彭贝克 拉尔夫·洛特曼 雷纳德·葛茨 左:《1969夏天一个患有躁郁症的少年创立了红军旅》右:《去,曾去,去了》 《集雨桶变奏曲》《死于春天》...
摘要: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劳作与时日》讲了一则鹞子与莺的故事,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西方寓言文本。这则寓言由十行诗组成,篇幅虽短,却在遣词用字上深思熟虑,在叙述结构上严...
在德意志文化中,音乐、哲学和诗歌三个领域不仅各自都取得极高成就,而且三个领域之间还形成极为深刻的内在关联———至少从音乐方面看,“诗哲性”可被看作是德奥音乐一个鲜...
《一个市民的独白》开篇介绍的考绍市容 马洛伊·山多尔 同波兰的米沃什、捷克的昆德拉等中欧作家一样,生于1900年的马洛伊·山多尔同样也拥有着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中欧作家...
“体会到看见的对象的情绪,它们才真为我所见,也才有了被看见的意义。不被了解和懂得的人是可怜的,不被了解和懂得的物是被无视和否定的生命。为索德格朗所见,是多么幸运。...
摘要:从创作背景看,只有将卡夫卡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独特的思维方式、法律经历和具体的促动事件整合一体,将宏观解释和微观分析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看透《审判》背后的审判,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