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外文学交流主要是以西学东渐为主导的输入性交流,而中国文学向西方传播的力度始终很小,且以介绍传统经典为主,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的影响相对薄弱,结果导致不少外...
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邀请从事日语小说创作的美籍作家李维英雄(Ian Hideo Levy),与中国作家、学者共同就越境文学、文学写作与市场化关系和翻译等问题进行开放式座...
日本芥川奖获得者青山七惠 著 《温柔的叹息》是青山七惠荣获芥川奖后的第一部作品,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好天气》的延伸。《一个人的好天气》描写了一名从自由职业者转向正式...
澳大利亚作家黛博拉·阿德莱德 著 “徳丽雅·班内特就要死了”,同“徳丽雅·班内特已经死了”相比,后者平淡得多,也是最终的结果。徳丽雅·班内特是个文艺女青年,也是一个读者...
在清代两百六十多年里,夷夏之辨最初是明末遗民用来对付新朝的东西。而由此催发的文祸蔓延百年,则造成了刀锯迫视之下的夷夏之义既无可辨,又不能辨。所以在身历鼎革的一代遗...
近日,美国女作家达娜·斯皮奥塔(Dana Spiotta)的小说《销毁文件》(Eat the Document)的中译本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一些反战人士采取极端手段,以...
当今俄罗斯文坛颇有盛名的女作家、翻译家、散文家以及评论家叶莲娜·契若娃(Елена Чижова)出生在文化名城彼得堡,是彼得堡《世界言论》杂志主编和“圣彼得堡俄语笔会”俱乐...
在20世纪俄罗斯戏剧史上,始终存在着果戈理和契诃夫两个戏剧传统。上世纪70年代以来,契诃夫戏剧传统对苏联戏剧的影响应该说越来越明显,这尤其体现在万比洛夫、戏剧新浪潮和后...
美国萨勒姆(Salem)小镇因女巫而出名。早在1692年,萨勒姆一个牧师家的一对男女小孩,声称看到了异象。紧接着他们人形大变,呻吟作苦。官方很快将疑点集中到牧师家的印第安女仆身...
在经过了改革开放前20年(1978-1998)的大量翻译、介绍、研究之后,中国对西方文论的译介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冷静、较为全面和更有选择的时期。特别是,在近十年(1999-2009)中,在对“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