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的出现,距今将近1300年。“开元十三年(725年),改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依《唐六典》所述,唐玄宗朝廷内设的集贤殿书院为中国最早的书院。福建在唐代即设立书...
摘要:21世纪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建构和社会文化发生重要转型的时期,中国的“叙述”成为关键的主题任务。多种表意实践如何建构出有关中国的认知和表达这一语言或话语的维...
从当前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看,人们预期着“新的轴心时代”的到来。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两个结合”,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的基本特色、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需要继承的东西。然而,站在不同的立场,关于优秀的看法,会大不相同。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
演讲人:张岂之,出生于1927年,江苏南通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
国家层面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特点。世界主要文明古国大多奉行“以神为本”,而中国最早从“以神为本”的文化转向“以人...
演讲人: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迁...
今天,我们来到汨罗屈子书院,我与唐浩明先生、朱汉民先生一起探讨“屈原与中国文化”这样一个主题。我们对屈原的研究,在爱国主义、在屈原与湖湘文化的关系以及屈原对文学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