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注重学科交叉 创新学术体系

    2019-12-20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当前学术体系建设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学科交叉。我对此有两点较深的体会。 重视人文学科的交叉 重视人文学科的交叉。这包含两方面:一方面,从...

  •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走向均衡的文学图景

    2019-12-20

    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译介和研究日益增多。然而,作为学术交流和文化交往的海外译介、研究,与作为权力话语和从文化政治的立场出发的...

  • “原意性阐释” 还是“理论性阐释”——关于阐释边界的对话

    2019-12-18

    摘 要: 文本是自在的,自身蕴含着有限的确定意义;文本是开放的,读者可进行合理的阐释与发挥。但是,确定的意义不能代替开放的理解,理解的开放不能超越合理的规约。是否逾越具体的...

  • 论“诗心”

    2019-12-16

    摘要: “诗心”一词在中国古代罕见作为一个诗论范畴出现和使用过,但《诗纬》中有“诗者,天地之心也”的说法。《诗纬》的说法其实不是“诗心”概念的表述,也不是表示“诗在...

  • 论郭沫若《一封信的问题》的写作与评价——兼谈前见对学术研究的负面影响

    2019-12-13

    摘要: 1946年出版的《鲁迅书简》中收录了鲁迅致姚克信,该信提到,敬隐渔说他将罗曼·罗兰评《阿Q正传》的信寄给创造社后“永无下落”。1947年,许寿裳发表《亡友鲁迅印象记》说...

  • 论茅盾的“古为今用”观——以对“卧薪尝胆”剧本的评论为中心

    2019-12-12

    摘要: 茅盾1961年发表《历史和历史剧》一文,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细致梳理、研究了以“卧薪尝胆”为题材的诸多剧本。他立足史料,厘清了不同作者对原本历史的增删、改写...

  • 新时期文艺意识形态论争反思

    2019-12-11

    “文学是什么”,这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科学地认识这一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围绕这一问题,理论界产生了旷日持久且影响深远的论...

  • 郭沫若剧作阅读和评价的几个问题

    2019-12-10

    摘要: 郭沫若的《屈原》等历史剧自问世之初便存在两极阅读与评价问题,左翼右翼的两极阅读与评价后来演变成了中国大陆与海外的内源与外源阅读与评价问题。郭沫若剧作阅读应该...

  • 网络文学:出海热的冷思考

    2019-12-09

    摘要: 近年来,网络文学异军突起,纵横四海,开始与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和韩国电视剧并驾齐驱,跻身于当代世界大众文化的“四大文化奇观”之列。但毋庸讳言,网文出海的可喜态...

  • 茅盾的民族主义与《子夜》的叙述伦理

    2019-12-06

    摘要: 《子夜》从最初构思到文本定型经历了一个叙述伦理的嬗变。在由构想进入叙述的过程中,社会科学话语与文学话语、阶级本质论与民族主义情结相互妥协,形成了多条线索拱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