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法兰西组曲》渐渐重新回到我们阅读视野中的伊莱娜也许能够通过《契诃夫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她自己的故事:她对于芸芸众生“清醒的同情”,她对于英雄人物的畏惧和...
认识蒙古国诗人巴·拉哈巴苏荣二十多年,结识译者哈森亦有四五年。读原文、读译文,诗的魔力带给我的延伸,难以用具体的时间来计算。诗是无尽的,翻译会使它更加延伸。 西里尔...
当代美国文学的这个三巨头其实共同之处并不多——他们既不同属于现代派,也不同属于后现代派,虽然他们三人几乎共同主宰着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小说界。如果一定要寻找出足以...
2008年12月3日,来自乌克兰的年轻作家米·叶利扎罗夫(Михаил Елизаров, 1973— )以长篇小说《图书馆馆员》(Библиотекарь),从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2008年度第17届俄语...
1月16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合举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8)”获奖作品揭晓,入围的八部作品各有特色,但同样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不...
今天,无论是走在德国的大街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进入公共场所,总能看到不同肤色、不同相貌特征、不同衣着、不同口音的不同人种,在德国某些大城市的街区甚至让人恍惚...
2009年1月27日,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因癌症,在麻省丹佛斯的一家医院病逝,享年76岁。 半个世纪以来,厄普代克一直都是美国成绩斐然的大作家。他始终是《纽...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一个阿...
2006年底,顾彬一句“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见2006年12月11日《重庆晨报》,顾彬后来一再澄清说,媒体歪曲了他的原话)深深触动国人神经,也让这位从事了40多年汉学研究一直不为外...
如今外国文学的译介日趋冷门。不说别的,单就大学外文系,本应语言与文学并重,现在几乎就剩下语言,没了文学;且这语言,也尽是日常应对,而少文学色彩。结果,学日语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