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张炜:要奋斗,不绝望

    2017-11-10

    记者:张先生,文学专业创作,跟公众媒体如何协调关系?请您简单谈谈。 张炜:前一段,新华出版社出了一本纯文学的书,让我给做一个序言,我就跟他们讲:你们要相信读者。相信...

  • 韩寒:各自万古流

    2017-11-10

    关于我是真是假,有无团队,很多人争吵了很多次,朋友存芥蒂,亲人伤和气。这些争论一直从网络上到饭桌上,幸运的是最后终于达成的共识——韩寒是面照妖镜,不幸的是大家都觉...

  • 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四题——关于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

    2017-11-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

  • 谢有顺:到了重申文学理想的时候了

    2017-11-10

    记者: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历经九届,你是重要的见证人,回想起来是否有一种不容易的感觉? 谢有顺:以文化的名义做事情,大多是不容易的,办文学奖更是如此。所以,环视中国,很...

  • 许志永:每个人都是天使——韩寒的委屈和方舟子的言论自由

    2017-11-10

    想就方韩大战说点什么,一方面因为我和他们多少有点复杂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想就网络辩论气氛表达自己的看法。2004年曾领教过方舟子,他说我导师朱苏力博士招生腐败,我说以人格...

  • 文化之力——论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

    2017-11-10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理念、文明传承和精神追求的外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

  • 崔卫平:符号与还原——我们如何学习讨论(之八)

    2017-11-10

    一位年深日久的朋友,埋头做自己的学问,很少在公共讨论中发言。在不久前的聚会中,他说了一句话:“不管怎么说,韩寒是一个符号”。 这个看法十分典型,代表许多人的立场,这...

  • 秦子忠:韩寒:真与敢——方舟子:冷与真

    2017-11-10

    引言:中国的社会民主,正处于幼儿时期,既需要韩寒,也需要方舟子。然而方韩之战依然暗流涌动。为此,我满心希望:攻坚当头,诸公需以社稷为重,团结一致,共谋民主事业。...

  • 唐逸如:后知后觉者摩罗

    2017-11-10

    被时代携裹前进的包括所有的人,不管是伟人还是老百姓,抑或更不独立的知识分子。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包括摩罗在内的很多知识分子,又通过自我否定,走上新的道路。 稀疏的...

  • 薛涌:泰坦尼克告诉了我们什么?

    2017-11-10

    4月15日,是泰坦尼克冰海沉船的一百周年纪念日。西方的媒体早已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各种纪念。根据泰坦尼克拍摄的电影、写成的文学作品,也不知道更新了多少版。泰坦尼克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