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陶东风:“爱国”的两个方面——我解北京精神·之一

    2017-11-10

    “北京精神”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爱国”。北京市委书记刘琪说:“爱国反映了北京市民的理想信念”。足见“爱国”在北京精神“四大家族”中的“老大”地位。记得去年12月17日我...

  • 胡泳:中国式辩论中的“文革法则”

    2017-11-10

    方韩之战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对立阵营双方使用同样的标签指认和声讨对方。第一个标签是“五毛”。一边断定:“原来的韩寒已经死了,现在的韩寒已经是一个名声最响的五毛”;...

  • 王德威:每个时代都要有伟大作家的想法过于简单

    2017-11-10

    王德威受哈佛大学出版社邀请,主编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根据这一写作计划,他在上海复旦大学围绕“重写‘重写文学史’”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讲学,强调文学的问题要回归到文学史...

  • 王绍光:关于《科尼 2012》的伪善及其他

    2017-11-10

    一 最近,在Facebook和人人上,我看到铺天盖地的都是一部名叫Kony 2012的mockumentary。 看完以后,我感到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想法得到了印证:在这个娱乐为王的时代里,一个好故事就意味着...

  • 潘采夫:这些年我们看过的禁片

    2017-11-10

    看到两则新闻,一个是3月28日《中国青年报》上刊发的《武训传解冻释放了什么信号?》,另一个是3月23日《南方周末》报道的《娄烨解禁归来细数五年经历及变化,称活着就ok》。这...

  • 吕鹏:父亲、丈夫、儿子与情人——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的男性角色

    2017-11-10

    表现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家族剧,一类是家庭伦理剧。所谓家族剧是以“两代及以上的大家族的兴衰变迁作为叙事主干”反映家国同构的长篇镜像叙事艺术[1];而家庭...

  • 默多客:少些“韩寒”神话 社会多些希望

    2017-11-10

    关于韩寒代笔和作弊的争议,能够引发千万网友广泛讨论,使大众观点长时间尖锐对立,让众多政商学界名人达人反而选择沉默,蔚为奇观。选择在韩寒的名字前后加双引号,是强调我...

  • 王英:美国如何建立社会主流价值观

    2017-11-10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法律体系、最发达的文化产业、最庞大的传媒工具,这个由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人组成的国家却最具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自豪感。美国在意识形态及...

  • 李碧辉:哲学这样“指点迷津”?

    2017-11-10

    研究哲学的周濂在《有所怀疑与有所不疑》一文中强调,即使你被抛出通常轨道,连最确实的东西都变得让你不能接受,还要你抛弃最基本的判断证据,你也不必怀疑,因为你居住的房...

  • 李忠超:批评何为?——文学批评的困境

    2017-11-10

    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一直以来我都会问我自己,我学这些,研究这些究竟能有什么用。许多作者宣称他是作品的唯一阐释者,批评家只是在强奸或者意淫着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