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经济、健保险、失业、国财政等方面的问题,而且最近又洪水泛滥,阳光惨淡。但要说到写作,在这方面德国却是完全不存在危机的。新作家层出不穷...
在中国的罗兰·巴特研究中,学术界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成果,这些成果大多集中在研究巴特的结构主义、符号学以及后结构主义方面。具体体现在对其“叙事学理论”、“零度写作”、...
德国成为2007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和法兰克福都一片欢欣鼓舞。随后,德国图书信息中心和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区负责人聚在一起讨论应该邀请的德国作家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1844年求学于喀山大学,三年后退学回家经营庄园。1852年从军高加索...
俄苏文学今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已不是令人亢奋的话题。它的辉煌与魅力似乎停留在了遥远的记忆中,随着当年理想主义光环的渐渐黯淡而退缩到记忆的角落。不过,在中国新时期...
苏菲的11封信,被写出来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所表达的那些愿望,能够被塞进哭墙那滚热的石头缝隙里去。当所有的噩梦和期盼都随时光褪去颜色,垂垂老矣的马克斯...
互文性可以理解为作品之间的对话,古人、今人与来者的对话。它不是远离人间烟火的一张强权之网或纯语言七宝楼台,反之,它建基于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上,因此既有历史的维度...
记得很早以前看Discovery介绍《复活节岛》的时候,当即被海岸边矗立着的那些面朝大海的巨石像所震撼。石像粗砺而诡异,表情冷漠、神态庄重,透露着原始文明崇高的信仰张力和质朴...
席勒的一生事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青年时期,1776-1787年,以17岁的席勒在《施瓦本杂志》发表抒情诗为标志开始其文学生涯,到狂飙时代最后一部剧作的完成;第...
若热·亚马多(1912~2000)巴西当代著名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在近70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30多部长篇和短篇小说,以及诗歌、散文。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