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浪漫的书” ——论施莱格尔的小说理论与小说试验

    2017-10-29

    前言 小说——这里指的是长篇小说,即德语的Roman——在古典主义诗学中的地位一直颇为低下,这首先是由于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在古典时期没有质量标准。尽管到了中世纪末...

  • 关于伍尔夫的“1910年的12月”

    2017-10-29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有一句名言:“1910年的12月,或在此前后,人性发生了变化。”某些文学史家据此而将这一年份视为现代主义文学时代的肇始,但称“人性发生了变化”,在文理上则...

  • 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

    2017-10-29

    一、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黑人妇女文学和女性主义批评是最切近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轨迹的新兴批评流派。以白人男性为主的主流文学批评和以中产阶级白人女性为主...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谷崎润一郎:对于西方的爱与憎

    2017-10-29

    今天,我想要说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西欧文明所抱有的爱与憎以及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我对于这两位文豪的思考,或许只是自己身为土耳其人所抱的幻想。不过,我本人确实希望成...

  • 叙事:将焦虑历史化——从入侵文学看文学与历史间的互动

    2017-10-29

    当历史文本与非历史文本之间的鸿沟被消解后,历史虽仍然威严,但人们却发现“质疑自己对于过去的知识实际上是在质疑历史学家们对过去的知识”。这样的拷问,无疑会在给人们带...

  • 有必要睁大眼睛检验自己的文化—— 两位作家的对话

    2017-10-29

    大 江:帕慕克先生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非常出色。我想介绍其中一段,以此开始我们的对谈。“我们都知道,在某人高调表现他的骄傲的那个场所,一定会有他人屈辱和蔑视的影子...

  • 毕希纳:先知,还是天才?

    2017-10-29

    德国最重要的古典作家 纵使拥有一双洞悉一切的“慧眼”,格奥尔格·毕希纳生前大概也没能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会在死后几十年被重新“发现”,受到那么多读者的推崇,并随着时间...

  • 句子,句子

    2017-10-29

    迄今我没有来得及向弗吉尼亚·伍尔芙致敬,也没有机会向翻译伍尔芙的黄梅先生致敬。我受惠于后者不仅因为她的翻译,她的文章也给了我很大的享受。这本名不见经传的小书——《伍...

  • 一个人的神话

    2017-10-29

    《托尔金与世界大战》,[英]约翰·加思著,陈灼译,文汇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38.00元 J.R.R.托尔金,1892年1月3日出生于南非的布洛丰坦,后迁回英格兰。4岁和12岁时,双亲相继去世,...

  • 一部富于诗意的美妙小说 ——关于阿•托尔斯泰《尼基塔的童年》

    2017-10-29

    在中国广大读者的心目中,俄国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1883—1945)是以《苦难的历程》、《彼得大帝》等宏大题材和长篇巨制著称的。其实,真正的大师往往具有多种笔墨多副面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