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萧红现象”的文化意义

    2017-10-17

    内容提要: “萧红热”成为一种现象由来已久,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如今电影《萧红》《黄金时代》的上映,萧红已经由一个文学作家变成了公众关注的话题人物。“萧红现象”的形...

  • 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

    2017-10-17

    摘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应从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这一视角,呈现一部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是以“五四”反对文言文、提倡白...

  • 乡邦文人与都市文学——清末民初上海文学建构中的报人小说家群体

    2017-10-17

    内容提要: 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群体主要云集于上海,是近代上海都市文学的主要建构者。他们以报刊杂志等新兴媒体为主要交流平台,通过个人交往、乡邦群聚和同人结社等交流形式...

  • 古文传授的现代命运——教育史上的林纾

    2017-10-17

    内容提要: 在林纾看来,前有章太炎的恶毒攻击,后有何燏时校长的昏庸裁断,自己才会被北京大学解聘。可实际上,导致林纾等老派人士去职的,是整个大的政治环境,以及教育制度...

  • 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及其文学史价值

    2017-10-17

    摘要: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改译、删译与当时中国精英分子要利用小说启蒙国民有着很大关系,虽然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是以言情小说和侦探小说为主,却对当时的中国政治思想和小说的美...

  • 方言与“五四”时期新诗的文体建构

    2017-10-17

    摘要: “五四”文学语言变革倡导白话代替文言,“活”语代替“死”语,而当时国语尚处于建设过程中,白话的成分相当复杂的。除了胡适所说应该多读“模范的白话文学”如《水浒...

  • 沈从文《边城》四个英译本中的文化与政治

    2017-10-17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杰出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共有四个英译本,分别出版于1936年、1947年、1962年、2009年。其中,项美丽与邵洵美的合译本发挥了对诗意中国的浪漫想象,金隄...

  • “绅”的嬗变——《动摇》的一种解读

    2017-10-17

    摘要: 《动摇》以一个小县城为缩影,刻画了民国初年激烈分化演变后的传统绅士阶层在国民革命洪流中不同的人生样态。小说中,传统绅士阶层上层的陆氏一门虽依旧保有诗礼人家的品...

  • 《八月的乡村》版本初探

    2017-10-17

    内容提要: 《八月的乡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多次出版,版本众多。1935年首次出版,影响广泛,至1937年“八一三”后,二萧离开上海,共再版(再印)七次。后又印了...

  • 王国维的“忧世”说及其词之政治隐喻

    2017-10-17

    摘要: 王国维早年因人生之问题而钻研哲学,希望能由哲学之合理解释而得到人生之慰藉,但其感情丰富的诗人气质,使其对文学有着更多的共鸣。王国维在诗学上曾提出"忧生"、"忧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