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习惯在每封写给朋友的信的末尾写上P.D.附言吗,看完《邮差》,也许你会在一封信结束之后沉吟一下,补充一些信中没有提到的事情。渔民的儿子马里奥·赫梅内斯在一个炎热的中午...
库切凭什么值得期待 库切获奖的意义,至少一种观点是,文学与当代生活的关系愈发紧密了,在库切的故事、语言以及观念中,不难发现一个现代人存在所“应该”遇到的种种遭遇。今...
1995年,意大利电影《邮差》获得5项奥斯卡提名大奖。这部关于智利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电影,在几乎所有公开放映过这部电影的国家,掀起了一场对一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诗人...
真名塞缪尔·兰雷恩·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几乎已经被人忘却的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主要是以《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描...
读南非作家的小说,总会想到黑格尔的“主仆辩证法”: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什么叫风水轮流转,都在黑人白人的关系里面。 J.M.库切1974年发表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幽暗...
“……我们都是理性的人,但是没有理性的行为。如果我们做了,世界上就不会有饥饿。” 《盲目》,被视为最能代表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创作风格的小说,也是令他夺得1998年诺贝尔文...
不知道为什么,至今不见翻译出版奥威尔的文集。所以只好陆续地零星地购买散装的奥威尔了。新近买到的是他的小说《缅甸岁月》,来自他到缅甸当5年警察的经历。 《奥威尔传》里...
《缅甸岁月》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缅甸。主人公弗洛里,一个驻缅英国木材商,卷入双重漩涡:一重是当地土著治安官吴波金和印度医生维拉斯瓦米的...
帕慕克为文汇报读者留言:“身处上海,我非常高兴……生活在这样一个精彩而多元化的城市必定是快乐的……我期待能再次来到这里。” 题记 5月30日傍晚,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邀请,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于2008年5月21—31日来中国访问。22日,帕慕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题为“我们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