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果戈理之于鲁迅,不仅是打量国民性问题的参照,也是智慧表达的引导者。在摄取俄国作家的资源时,鲁迅的问题意识一直缠绕在当下中国的矛盾之中,也纠葛着历史的难...
作者简介: 王富仁,1941年生,山东高唐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先驱者的形象》及《文化与文艺》等。 一 研究框架问题 迄...
内容提要: “世界人”是鲁迅研究中不被注意的一个概念,而且是鲁迅思想中一个少有的建设性概念。必须将鲁迅“世界人”思想,置于其整个思想体系和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情境...
作者简介: 刘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一 《鲁迅》最早被中国学界所知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伴随着外来文化思潮和境外学术成果一同进入...
作者简介: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关于鲁迅的语言问题,我算是谈得比较多的一个①,但远没有谈透。倘若鲁迅研究还有值得深入探索的空间,语言问题应是其中荦荦大者。...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从跨学科视野出发,就鲁迅《故事新编》中的故事与小说做人类学思考。首先,指出鲁迅看重故事,且看重古代典籍中的老故事,并创造性地将典籍故事放入新编故...
作者简介: 鲍国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小说在20世纪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提升,除承继晚清学人大力倡导之风气的余绪,新文学倡导者的重视与推崇,使之进入现代大学教育...
内容提要: 鲁迅在20世纪初写有《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等文,怀疑科学、物质文明无节制的极大发展,可能会构成对人生的一种“威胁”,他提醒如果片面地追求科学和物质文...
宋剑华/邹婧婧 【内容提要】《伤逝》是鲁迅小说创作当中题材独特、寓意深刻的作品文本。作者通过主人公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对于五四思想启蒙运动作了形象生动的深刻反省。...
丁文 有关周作人文集的版本校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正如 王风 先生在《废名集·后记》中提到,这是“一个人也做不了”①的工作。事实也确实如此。但虽然工程浩大,仅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