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莫天:缺席的学院批评——非学术言说

    2017-11-10

    学院批评的苍白与虚弱,历来被文学领域所诟病。但学院批评从来没有缺席过,它的存在虽然不被文学创作所承认,可它的存在确是不容忽视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在十...

  • 李欧梵:活地阿伦和杜斯妥也夫斯基

    2017-11-10

    看完活地阿伦的影片《迷失决胜分》(MatchPoint),我回家立刻到书房中去找那本破旧不堪的杜斯妥也夫斯基名著《罪与罚》的英译本,遍寻未获,只好等到第二天匆匆去书店买了另一个...

  • 陈明:“国学院”成立的期待与疑虑

    2017-11-10

    北京大学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时候,就声称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筹建北大国学研究院”。现在,十几年过去不见什么动静,这边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今年...

  • 何怀宏:少女可爱 何不欢乐今宵

    2017-11-10

    “超级女声”谁都可以报名,最后又通过不断淘汰竞争而仍然达到一个众人瞩目的塔尖。入众而又出众,这很符合群众心理和传媒原理。本来看似普通的女孩一夜成名,不成名也可痴迷...

  • 徐则臣:一只古典猫的现代玩法——读吴玄小说集《谁的身体》

    2017-11-10

    小说是有气味的,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小说,这包括读者,也包括作者。我喜欢吴玄的小说,基本上是逮到了就读,大概也是因为气味相投。什么气味我一直说不清楚,直到有一回...

  • 刘慧儒:俄狄浦斯的眼睛

    2017-11-10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悲剧,悲剧家中首屈一指的当属索福克勒斯,索氏的一部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而《俄》剧中的大关键则是主人翁俄狄浦斯的眼睛。 《读书》2000年12月发表...

  • 莫里斯迪克斯坦:后现代的迷雾开始消退

    2017-11-10

    在不确定性横行的时代,现实又回来了。 对多数人来说,“现实”虽然有时候难以捉摸,毕竟和早上喝的咖啡或拉什莫尔山(Mt. Rushmore)上巨大的总统雕像一样是可以感知的。在这些人...

  • 王干:面对灵魂,我们黯然神伤——吴玄中篇小说集序

    2017-11-10

    吴玄的中篇小说集要出版了,他打电话嘱我写序,说随便写几句就行了。我也随便答应了他,但几次动手,都落不了笔,实在是不敢随便。吴玄喜欢把很重的事情说得很轻,他不像有些...

  • 孟繁华:本土叙事与全球化景观——评吴玄的小说

    2017-11-10

    吴玄是新近崛起的小说家。他出生于60年代中期,当批评无能为力或捉襟见肘的时代,他就理所当然地被归于60年代这个不知所云的群体里。对6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批评界的反映是十...

  • 尤小立:“超女”现象新解

    2017-11-10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总决赛,在众声喧哗中,隆重地谢幕了。尽管褒贬不一,对立见解也意别天渊,但是,谁都无法否认,“超级女声”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从这个角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