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文人维特根斯坦》简评

    2017-11-10

    艺术家们为什么对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如此着迷呢?弗雷格(Frege)是哲学家中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店铺老板眼中的圣人,但是维特根斯坦是诗人...

  • 赵士林:对余秋雨先生的点评的点评

    2017-11-10

    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余秋雨先生是这次大奖赛的文化点评嘉宾。按理说,余秋雨先生担任这个角色最合适。纯粹蒙事儿的伪文化人坐在那儿自然要时时露怯...

  • 余杰:“世人都成了鲁迅可不好”—从王蒙的鲁迅观说起

    2017-11-10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人文精神讨论”中,“批评痞子文学”与“寻找人文精神”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一些坚持人文精神的学者批评说,王朔的痞子文学成为一种精神迷幻药,有...

  • 余杰:“非鲁迅化”与当代文坛

    2017-11-10

    二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当代文学批评家出于为当代文学“正名”、为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这门似乎“名不正、言不顺”的学科确立“存在之意义”的目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寻...

  • 尤小立:耶里内克是谁

    2017-11-10

    诺贝尔奖的魅力之一,是它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1974年,哈耶克获经济奖,1983年戈尔丁获文学奖,包括2002年日本学者田中耕一获得化学奖,都经历了一个先引发疑问与惊...

  • 赵士林:要对话,不要对抗——我看刘忠德先生对“超女”的批评

    2017-11-10

    由于首届“超女”的极度成功,二届“超女”的角逐尚未展开,就已成了大众和媒体关注的中心。然而就在这时,前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现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刘忠...

  • 昝爱宗:“万岁的乱世”:余华《兄弟》艰难恢复“文革”记忆

    2017-11-10

    毫无疑问的是,余华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兄弟》,揭发的是一个病态发育、性欲和阳 痿的乱世,一个“处处以‘毛主席万岁’为主题的乱世”。李光头一家人遭遇的不幸, 也是全体...

  • 曹征路:期待现实重新“主义”

    2017-11-10

    最近,在一批回顾2004年文学创作情况的文章中,一些青年批评家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主义作品,“震惊”、“底层”、“深情”、“尊敬”、“现实主义作家的内在风骨”这...

  • 孙立平:有关《无极》的林林总总

    2017-11-10

    有时候,一件事情能够成为整个社会瞩目的焦点,并非仅仅在于这件事情本身的分量,更重要的是在于社会的氛围。这半年多来,陈凯歌和他的《无极》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就属于这...

  • 刘山鹰:民主是这样演出的

    2017-11-10

    朋友别哭,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 朋友别哭,要相信自己的路。 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 你的苦我也有感触。 朋友别哭,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 朋友别哭,我陪你就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