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圣绩图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孔子有关“仁”的思想讨论很多,所涉及也可谓全面,但是对其精义把握得不够,因此有必要对《论语》论“仁”加以总结并提炼出精义。《论语》载:...
古人说,诗是言志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古人还说,诗是性情的表达,“诗者,吟咏性情也。”在我看来,这里的“志”和“性情”都是文艺家的艺术理想的体现。从一定意义上...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一本书而被尊崇为专门学问的,前有“《文选》学”,后有“红学”。 《文选》是南北朝时期梁朝(502—557年)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故又称《昭明文选》。它...
《水经注》全书是以征引同时及前代典籍为主要成份,而不是以个人的实地考察为主要依据,是完全可以断言的。有了对《水经注》史源学方面的基本判断,对于复原一个最接近本来面...
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与会代表齐聚一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之后,各代表团认真学习,热烈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显然,这是艺术家的使命担当,是艺术创作的方向引领,也是艺术作品的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
宋季严羽作唐宋之辨,为“宋无诗”说提供理论基础。“一代有一代文学”之说也包含了“宋无诗”的判断。明初刘崧始唱“宋无诗”说,李东阳加以推动,及七子主盟诗坛,突出“一...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 平(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 党圣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梁晓声(北京语...
对《水经注》的系统研究肇兴于明代,刊刻、校勘、赏析之作先后出现,并逐渐形成一种专门之学——“郦学”。现今最早的明刻本为嘉靖十三年(1534)黄省曾刊刻的《水经注》。不过...